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合川老农民:从大豆到玉米小麦,中国是如何与国际四大粮商斗法的?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28: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合川老农民:从大豆到玉米小麦,中国是如何与国际四大粮商斗法的?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美国四大粮商通过资本渗透和金融手段,控制了全球80%的粮食贸易。中国在大豆贸易中曾遭受重大打击,但近年来通过政策调整和科技创新,正在逐步提升粮食安全水平。

基辛格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全人类。实际上,在长达百年的对外殖民史上,美国也一直是这么做的。通过著名的ABCD(A:美国ADM;B:美国BUNGE;C:美国CAGRILL;D法国LDC)四大粮商,以及华尔街的金融手段,美国掌控了全球80%的粮食贸易。它们在全世界建立了完整的物流、仓储以及期货交易系统,通过资本渗透进入他国的粮食产业链,一次一次以粮食战争的手段,瓦解一个个国家的政权,从中谋取高额暴利。

全球四大粮商

如果这个国家不甘被美国拿捏发起反击,结局会怎么样呢?

上世纪70年代,智利总统阿连德接手了一个贫富分化、国家高度被外资控制的国家,本意欲正本清源,恢复国家民族的自主性,但因为对外资激进开刀,引起四大粮商的反击。由于智利长期依赖美国农业援助,此时美国突然中止其农业援助协议,使得智利国内粮食严重短缺,内部矛盾加剧,最终导致阿连德这个“反美斗士”下台,在应对军事政变中以身殉职。


智利总统、反美斗士萨尔瓦多·阿连德

同样,上世纪90年代的阿根廷,在臭名昭著的孟山都与四大粮商的合力渗透下,以低价的粮食优势迫使阿根廷豆农大量使用其转基因大豆,阿根廷国内的种子公司在外来转基因大豆的冲击下纷纷破产,悉数被孟山都收购。而后,孟山都又把镰刀伸向了种植户,突然要求收取其专利费,以此将阿根廷广大种植户逼到破产的边缘,最终也一举将其收购。至此,阿根廷国内90%的粮食产业链都落入美国资本手中。

阿根廷民众上街抗议孟山都公司

以粮食作为武器,四大粮商的基本套路大概可以归纳为:低价倾销(援助)他国粮食→用低价粮食和种子挤压本土产品市场→结合金融工具制造粮食价格波动致本土企业破产→低价收购之,由此控制该国粮食产业。

此套路在过去几十年内之所以屡试不爽,也有着其独有的底层逻辑:

· 单一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北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美国拥有强大的农业产能
· 华尔街的金融霸权,拥有对粮价的操控能力
· 美国的军事霸权,掌控着全世界的贸易渠道
· 前殖民地国家遗留的与殖民主的利益关联

特别是最后一条,是大多数国家粮食战争失利的核心内因,比如智利当时国内的大农庄以及在殖民时期形成的利益集团。美西方资本通过在他国扶持代言人,培育相关媒体机构(传统媒体时代)、大V(自媒体时代),进而形成对于他国舆论风向的主导权。

南美洲这些反殖民化不彻底的国家,概莫如是。

大豆之殇

对于中国来说,粮食战争看上去离我们很远,但实际上我们早就领教过它的可怕。建国初期的几十年,我们之所以没有受到粮食战争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国内当时对粮食供给实行严格的配额制,没有完全开放市场,特别是没有开放海外市场。

后来因为中美两国加强合作,于1980年签订了中美粮食贸易协议,开放了对美进口粮食市场。而后,为满足加入WTO的要求,中美双方又于1999年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开放两国农业技术交流。由此,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农业的壁垒被取消,这也使得美国的跨国农企蠢蠢欲动。

早在1974年,美国的孟山都公司就利用中美建交的契机,窃取了中国的优质大豆源种,进而开发出转基因大豆新品,使其国内大豆产能暴增。此种转基因大豆,就是霍乱阿根廷的根源。

同时,在高产转基因大豆的加持下,美国大力补贴农业,使其大豆种植成本急剧下降,最夸张的时候,美国转基因大豆从本土经陆运、海运至中国,算上其中的各项物流成本后,综合成本仍然能低到国内大豆的一半。

由此,在所谓自由市场的加持下,美国大豆凭借其成本优势,将中国市场掠夺一空,这就为后来中国大豆产业链的全线崩溃埋下了伏笔。


一图看懂跨国农企的根本目的

2003年8月,美国农业部突然宣布,因为天气原因,美国大豆库存将调至历史最低,且当年不再增产。同时,华尔街的金融大鳄见风使舵,大量增仓囤积大豆,将大豆价格猛然抬高到4400元/吨这样一个历史高点(往年价格为2300元/吨)。这也导致了国内大量依赖美国进口大豆的下游厂商纷纷陷入恐慌,因为进货渠道受限,害怕买不到原材料,最后他们组团去美国买高价大豆。

但讽刺的是,就在中国油商组团出海抢购美国天价大豆后不到一个月,美国农业部却突然神奇地宣布要增产大豆,调高大豆库存,华尔街之狼们随即抛售大豆,导致大豆价格一落千丈。

为了不被天价大豆所拖累,先前出海抢购的国内油商大多选择主动违约,但四大粮商却趁此将中国油商告上法庭,一方面要其进行天价的赔偿,另一方面则对其进货渠道进行封杀,使其无法再通过进口买到廉价的大豆。

此番连环操作之后,最终结果就是让国内近千家油商全面破产,一时间哀鸿遍野,而国际资本趁此大肆收购,一举掌控了中国大豆相关产业链。即便到今天,外资对于中国食用油产业链的控制程度也相当严重,在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品牌粮油,背后都能看到四大粮商的资本。

可以说,2003年这次大豆之战的惨败,使得中国民营油企悉数沦陷,唯有中粮、中储粮这种国字头企业,凭借国家的兜底,其产油业务才存续到了今天。

大豆之战的惨败,使得我国大豆产业从上游的种植,到中游的加工压榨,再到下游的食用油生产,悉数被四大粮商掌控。其最直观的结果,就是美国的转基因大豆进入中国市场如入无人之境。这又进一步造成了中国市场对于进口大豆,特别是美国进口大豆的依赖。

此战对于中国大豆产业格局影响之深远,直到今天还未得云开见日。自溃败之日起,对面不断地通过贸易战、舆论战来影响国内的豆油消费走向,即便是中粮、中储粮那所剩无几的市场份额,他们仍然是念念不忘,随时都试图将其蚕食。

本文原文来自观察者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