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都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超30%,天府新区高达70%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5: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都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超30%,天府新区高达70%

2024年3月,楼市传统的金三银四,但今年似乎不明显。招聘的传统旺季,一部分人要跳槽去找新工作,但今年也不辞职了。一个做前端的朋友,去年初被裁,随后疯狂投递简历,却无人问津,今年还在找工作。

看似风光无限的高端甲级写字楼,其实里面充满了空置和无奈。

成都甲级写字楼空置率飙升

直接上数据。

从空置率绝对量来看,青岛空置率第一,几乎每两间就有一间在空置,令人震惊。郑州第二,天津第三,空置率也超过三分之一。在国内,写字楼空置率控制在20%以内,还能承受,高于20%就是警戒红线。

成都,写字楼也明显过剩了!最新数据,成都甲级办公楼平均空置率达到了30.6%。要知道,2020年这一数据仅仅才18%,这三年多时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整个2023年,成都写字楼供应减少34%,销售面积减少35%。更关键的是当前存量高位,去化周期近16年。

分区域来看,空置率最高的是天府新区,达到了70%,人民南路接近60%,东大街、大源40%,均是比较高的。

由于工作关系,有人对国际城南的理想中心、环球中心、世纪城进行了实地探访,发现空置率较高,有的楼层,10间甚至空置了6间,经济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最可怕的是,即使空置率高企,成都仍在不断修建写字楼。未来3年,成都还要新建160万方写字楼。其中超40%集中在2024年,其中超9成位于天府新区。

写字楼是产业更新的产物,是第三产业发展催生出的商务需求。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第三产业GDP占比66.4%,第二产业占比仅30.7%,其实,成都的第三产业占比已经很高了,基本接近一线城市的70%了。

但成都本土的大企业不多,写字楼里大多是一些教育培训、保险信贷的中小企业。这类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非常差,极其不稳定,教育培训被严打,伤亡惨重,保险信贷企业一天300电话少不了,说不定哪天就跑路了。

为了不空置,在成都越来越多的高档写字楼里出现了自助麻将、美甲、美发,以及按摩SPA。

为什么写字楼严重过剩

为什么写字楼严重过剩,还要不断修建呢?

写字楼不仅能招商引资,后续收益远高于住宅,写字楼更多,住宅土地也能更卖得起价钱。新川引入一个软件园二期,白鹭湾打造一个锦江软件园,天东引进总部龙头企业,大源西搞一个骑龙工业园,天府前湾准备打造法务岛。

不管产业园干得起来不,能不能引进企业,有这个噱头,土地好卖,房价蹭蹭蹭的往上冒。

但如果产业引入不到位,人才吸引速度跟不上城市扩张速度,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找工作难、收入低、房价虚高。

写字楼严重过剩除了城市盲目的修建,另一方面,是需求的急剧下降。从2021年到2023年,北京的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从101万平方米下降到12.7万平方米,跌幅87%;上海从136万平方米下降到39万平方米,跌幅71%;深圳从84万平方米下降到22万平方米,跌幅74%。

而2023年,成都甲级办公楼市场净吸纳量仅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1%,市场化租赁吸纳量更是只有1.9万平方米,创下历史低位。企业对于办公楼的需求大幅下降。

比如成都互联网企业,前几年发展态势如火如荼,什么达内、北大青鸟、传智教育等计算机培训机构,把大学生培训34个月,就能去企业拿一万高薪。企业需求大。而现在呢,投递简历上百份,才可能换来23份的面试。

各大互联网公司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盈利压力,降本增效就成为互联网公司过冬的战略,能不招人坚决不招。比如成都引以为傲的游戏产业。又遇到严打。。。每个游戏从业者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许多小型游戏公司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直接倒闭。连成都大企业——完美世界都面临外转、裁员...

外资撤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写字楼的需求。202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了8%,曾经高速涌入中国的外商投资,在去年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而外资一向是我国高档写字楼的重要客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在街上看见外国人越来越少了。

写在最后

成都产业大而全,但都不精。2023年本土企业100强,第一是新希望集团,主要从事农业,第2是民企通威集团,从事新能源,第3是兴城投资属于国资城投范围,第4是富士康。

成都公认五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其中头部电子信息,产值达万亿,但并没有诞生一个龙头公司。

成都GDP2.2万亿,全国第7,但算起人均GDP,成都却排在了全国第65名。成都人口多达2200万,15-59岁劳动力人口占比高达68.74%,而成都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101家,数量不及北上深三分之一。

所以,有些人觉得在成都找工作很难。招聘需求全国第一,一看岗位,全是销售客服审核。百度、抖音、小红书上,关于成都找工作难的词条,很多爆款。

衷心希望成都能改变这一现状,多诞生出些牛逼的企业。我们的父辈常年在广东、浙江打工,到了我们这一辈,来到了成都打工,近一点,很好,工资高一点,就更好了。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