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口腔健康日:广东建立三级防治体系,居民口腔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世界口腔健康日:广东建立三级防治体系,居民口腔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口腔,健康体魄”。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广东省在提升居民口腔健康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口腔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全球绝大多数成年人以及近九成的学龄儿童都受到口腔疾病的困扰。如果口腔疾病得不到科学治疗,可能会引发全身性的健康问题。例如,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存在关联,口腔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心脏健康,还可能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为应对这一挑战,广东省建立了完善的口腔疾病防治体系。2009年,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确立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为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并逐步推进省、市、县三级牙病防治指导中心的建设。2023年,全省第一批市、县/区牙防中心正式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口腔疾病防治服务体系。
同时,广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以提升居民口腔健康水平。《广东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提出将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32%以内的目标。《广东省健康口腔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5年)》则提出要整体提升全省口腔卫生服务能力,重点提高儿童、老年人等群体的口腔保健水平。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院长黄少宏表示,随着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广东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已得到明显改善。从临床数据来看,牙周病、龋齿等常见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群众对口腔卫生和定期检查的重视程度也显著提高。
据统计,2005年至2021年间,广东省12岁儿童龋齿填充率从13.8%提升至19.7%,全省成人平均余留牙数从23.2颗增加到25.2颗,口腔健康素养认知水平从4.7%大幅提升至55.8%。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通过建立完善的防治体系和出台相关政策,广东在提升居民口腔健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我国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儿童患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牙龈出血、深牙周袋等问题日益突出。
维护口腔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生活质量,更是保障全身健康的重要环节。专家建议,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口腔疾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促进全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