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浙江农林大学王翀教授团队突破湖羊繁殖技术,实现种公羊利用率提升10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7: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浙江农林大学王翀教授团队突破湖羊繁殖技术,实现种公羊利用率提升10倍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王翀教授团队在湖羊繁殖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种公羊利用率提高10倍以上,每头每年可配种母羊数超过400只,母羊实现了2年3.3胎的高繁殖率。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种羊的经济效益,也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湖羊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1

技术创新实现繁殖效率大幅提升

王翀教授团队通过多年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先进的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种公羊的利用率从传统的每年配种40-50只母羊,提升至400只以上,提高了10倍以上。同时,通过优化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母羊的繁殖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2年3.3胎的高繁殖率。

02

高原繁育试验开创历史先河

更令人振奋的是,王翀教授团队还成功进行了湖羊高原纯种繁育试验。在海拔4600米的西藏那曲,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照料和科学饲养,首批10头羔羊在国庆前后顺利诞生。这一成果创造了湖羊首次在如此高海拔地区经历完整纯繁周期的历史,展现了湖羊在高原环境中的卓越适应能力。

据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羊业分会秘书长、浙江农林大学王翀教授介绍,此次繁育母湖羊的双羔率高达80%,羔湖羊的存活率达到87.5%。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湖羊在高原环境中的生存与繁殖能力,还为后续的推广利用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03

科技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翀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更注重实际应用和推广。团队成员深入浙江各地的牛场、羊场,指导养殖户应对高温等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改善畜舍环境,提高动物福利和生产效率。

同时,团队还致力于秸秆饲料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将粗劣的秸秆转化为牛羊爱吃的“香馍馍”,不仅节约了饲料成本,还促进了秸秆的综合利用。这一模式已在多个地区成功应用,如临安的发酵饲料、桐乡的菊花秸秆裹包青贮、吴兴的一枝黄花秸秆青绿饲料等。

王翀教授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湖羊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动湖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团队还将进一步拓展“秸秆变肉”工程,促进省际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省内优质秸秆和秸秆饲料走出去,让优质牛羊肉运进来,为保障“菜篮子”稳定供给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