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不是越多越好,过量摄入可致中毒
维生素A不是越多越好,过量摄入可致中毒
2007年,台湾发生了一起因食用笛鲷鱼肝导致的维生素A中毒事件。一名40岁男子为了给4岁女儿补眼睛,将鱼肝煮汤后与女儿共食。结果,食用完鱼肝3至4小时后,两人均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头痛、眼窝痛、全身酸痛、脸部脱皮及红斑等急性维生素A中毒症状。所幸就医后症状得到改善。
这起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维生素A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过量摄入同样会带来严重健康问题。维生素A,又称为视黄醇,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具有多重重要作用。它不仅参与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还是保护视力的关键物质,同时对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皮肤和黏膜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维生素A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作为脂溶性维生素,它在体内的代谢速度较慢,容易在肝脏中蓄积。一旦摄入过量,就会引发中毒反应。维生素A的中毒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中毒通常在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天)摄入大量维生素A后发生,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脑脊髓液压力增大、眩晕、视力模糊及肌肉不协调等症状。慢性中毒则可能在长期(数月到数年)过量摄入后出现,症状包括畸胎、肝异常、骨质密度改变、脱皮、指甲脆化、口裂、脱发、发热、头痛、嗜睡、易怒、体重减轻及呕吐等。
那么,维生素A的安全摄入量是多少呢?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维生素A不应超过3000微克视黄醇活性当量。具体推荐摄入量如下:
- 18-50岁男性:770微克/天
- 18-50岁女性:660微克/天
- 50岁以上男性:750微克/天
- 50岁以上女性:660微克/天
- 65岁以上男性:730微克/天
- 65岁以上女性:640微克/天
- 75岁以上男性:710微克/天
- 75岁以上女性:600微克/天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人群对维生素A更为敏感。小月龄婴儿短期每日摄入2万IU(国际单位)即可出现毒性作用,早产儿每日摄入5700 IU,一周内可能中毒。孕妇如果每日摄入超过1万IU,可能会诱发胎儿畸形。
为了避免维生素A中毒,最安全的方式是通过均衡饮食来获取。维生素A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两类:一类是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鳝鱼、鱼肝油等;另一类是富含胡萝卜素的红、黄、绿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番茄、芥蓝、辣椒、柑橘、芒果等。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且不易导致中毒,是一种安全的补充方式。
特别提醒:维生素A补充剂并非人人适用,特别是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一旦出现疑似维生素A中毒的症状,应立即就医。记住,适量才是王道,健康生活从正确补充维生素A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