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甄嬛传》到《功勋》:郑晓龙如何用形象打动世界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9: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甄嬛传》到《功勋》:郑晓龙如何用形象打动世界

近日,著名导演郑晓龙在北京文化论坛上分享了他关于影视作品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见解。他强调了“形象大于思维”的创作理念,并展示了如何通过跨文化的共情能力让中国影视作品走向世界。

01

“形象大于思维”:创作理念的核心

郑晓龙在北京文化论坛上表示,影视作品的核心在于故事,而故事的关键在于塑造真实生动的形象。他引用文艺理论中的经典观点:“形象大于思维”,指出塑造好形象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以《红楼梦》为例,曹雪芹通过塑造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全貌,使作品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02

《功勋》:用细节塑造平凡中的伟大

在创作《功勋》时,郑晓龙要求所有主创人员深入采访功勋人物及其亲友,挖掘真实细节。例如,在塑造袁隆平时,编剧通过采访了解到袁老因常年在稻田工作而患严重皮肤病,这一细节的加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郑晓龙强调,只有将英模人物还原成普通人来拍,才能创作出老百姓爱看的作品。

03

《甄嬛传》:以思想穿透力赢得国际认可

《甄嬛传》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良的制作和演员的精湛表演,更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郑晓龙在改编时,将作品的价值观定位在批判封建婚姻制度的腐朽和残酷上。这种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揭露,使作品具有了跨文化的共情能力。海外观众将《甄嬛传》解读为“一个不屈的灵魂,一个弱女子对抗整个大清帝国”的故事,这正是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共通性体现。

04

创作理念的启示

郑晓龙的“形象大于思维”创作理念,为中国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影视作品要赢得国际观众的认可,不仅要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要通过塑造真实生动的形象,展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正如郑晓龙所说:“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就要注重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共通性、共融性。”

作为中国影视界的领军人物,郑晓龙的作品不仅深受观众喜爱,也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的认可。他被誉为“中国电视剧事业的第一批拓荒者”,其作品在艺术性与社会影响力上均达到高度统一。尽管已年过七旬,郑晓龙依然活跃在创作一线,他的新作《惊变》即将播出,再次引发业界关注。面对争议,他表示将尊重原著精神并融入创新元素,力求打造一部符合时代审美的经典之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