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流感有良方:养生、中药、食疗多管齐下
中医防治流感有良方:养生、中药、食疗多管齐下
中医称流感为“时行感冒”,是由时邪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中医认为,流感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
人体外感疫疬之邪,是发病的外在因素。人体正气不足,是感邪的内在因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时行感冒其病因病机多为正气不足,素体元气虚弱,即感风邪疫毒。亦有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致脾肺气虚,致表卫不固,腠理疏松,易感风邪疫毒而发病。
中医预防流感效果好
中医养生预防流感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冬季风寒之邪当令,天气寒冷干燥,应注意保暖并适时增减衣物。减少外出次数及到人员密集场所逗留时间;外出带口罩;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更衣。
“饮食有节”。饮食清淡、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及牛奶、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注意适当锻炼身体。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及通风,适当锻炼身体。
“精神内守”。要做到心神安宁,情志舒畅,切忌悲忧伤感。“恐则气下,惊者气乱”。避免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易导致气机逆乱,或致气郁化热,产生毒热之邪,或致卫气亏虚,外邪乘虚而入。
中药预防流感
【方药】北沙参、苏叶、麦冬、荆芥。
【适用】素体阴虚兼内热,易于外感者。
【方药】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桔梗、牛蒡子。
【适用】风热犯卫之感冒初期。
【方药】黄芪、苏叶、佩兰、白术、防风。
【适用】脾虚湿盛,易于外感者。
以上方剂需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依照医嘱执行。
中医食疗预防流感
人体易感受时疫,可以采取中医食疗预防流感。
黄芩炖雪梨
【原料】黄芩,雪梨,白糖。
【做法】将黄芩洗净、润透、切片。雪梨去皮去核,切成2厘米见方小丁块。将黄芩、雪梨、白糖放入锅内加水炖30分钟即可。
【作用】清热解毒、燥湿泻火,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及肺热咳嗽等。
中医传统疗法预防流感
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可有效缓解流感期间的头痛、发热、恶寒等症状。根据症状选取适宜的部位,以出痧为宜。
中药局部熏蒸疗法
在时行感冒初期阶段,如感恶寒、头痛、鼻塞或稍觉发热时,即可选用此方法,可通阳解表,缓解不适症状。沐足浸泡15分钟或泡至前额后背微微出汗,然后盖好被子静卧休息。
注意事项: 水温并非越热越好,请不要超过45℃,防烫伤 。饥饿时、饱腹时均不宜沐足,药液应没过脚踝以上,沐足后可饮用适量温开水。
艾灸疗法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灸法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医外治法之一。可选取相关穴位培元固本,补益气血。适当的艾灸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对预防流感有很好的效果。
防感香囊
中药香囊源于中医的“衣冠疗法”,香囊内药物的挥发性气味,可芳香化浊、避秽解毒,使人气血流畅、脏腑安和,增强机体免疫力,能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可随身佩带、放置在居室内或悬挂于车中。
上述刮痧疗法、艾灸疗法需要在正规医院,由有资质的医生操作。
本文原文来自邢台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