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私募看好2025年A股,科技成长板块最受青睐
六成私募看好2025年A股,科技成长板块最受青睐
近期,A股市场呈现震荡调整态势,三大股指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截至1月10日收盘,沪指跌至3168.52点,深证成指收于9795.94点,创业板指数下跌1.76%。市场整体情绪偏谨慎,三大股指午后跌幅均超过1%,其中沪指失守3200点关键位置,最终收跌1.33%,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8%和1.76%。
然而,在市场调整之际,机构投资者却展现出积极的做多热情。最新调查显示,约63.64%的私募对2025年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认为在经济恢复和政策呵护等因素驱动下,A股有望整体向上。此外,还有27.27%的私募持中性态度,9.09%的私募持谨慎态度。
科技成长方向成机构关注焦点
在具体投资方向上,科技成长板块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首选。调查结果显示,53.85%的私募看好科技成长方向,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AI)、低空经济、机器人等主题板块。其中,33.33%的私募看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23.81%的私募看好低空经济、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主题板块,19.05%的私募看好医药医疗在内的大消费方向。
2025年开年以来的调研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截至1月8日,机构投资者累计关注了109只个股,其中科技股占据重要位置。在最受关注的个股中,传媒股易点天下获得138家机构投资者的关注,位居榜首。易点天下作为全球领先的移动广告平台AppLovin在国内的首家代理商,属于AIGC、抖音豆包等热门概念。公司与AppLovin的合作模式和利润空间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医药板块迎来政策利好
除了科技主线,医药股也是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方向。在被关注的个股中,涉及医药生物行业的个股多达10只,其中珍宝岛获得了82家机构投资者的关注,仅次于易点天下。
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主要来自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2025年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量效率明显提升;到2035年,医药产业具有更强的创新创造力和全球竞争力。此外,广州市印发的《广州市建设开放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购买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可期
尽管市场面临调整,但增量资金的流入预期依然强劲。开年以来,伴随市场的震荡调整,增量资金借道股票ETF持续涌入。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3日,2025年以来股票ETF份额增长274.94亿份,按照区间成交均价计算,合计吸金逾300亿元。
兴业证券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预计,A股在2025年有望持续迎来增量资金。首先,居民财富向股市再配置的趋势明显,A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其次,ETF作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2025年有望继续贡献主要增量。保守估计,2025年ETF份额将增加约4000亿份,平均净值涨幅约为5%,对应的净流入规模将超过6500亿元。
季节性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从全年时间表来看,不同月份有不同的投资主题,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 一月炒消费:临近春节,食品饮料尤其是白酒表现通常不错。
- 二月炒基建:春节过后,各地基建项目陆续开工,基建相关板块会有所表现。
- 三月炒两会:两会期间,会出台一系列政策,相关受益板块会受到关注。
- 四月炒业绩:年报和一季报陆续披露,业绩超预期的公司会有较好表现。
- 五月炒旅游:五一假期临近,旅游板块通常会有一波行情。
- 六月炒中小市值:市场资金相对紧张,中小市值股票容易受到炒作。
- 七月炒科技:中报披露前夕,科技股往往有表现机会。
- 八月炒农业:夏季干旱、洪涝等灾害可能影响农产品收成,农业板块受关注。
- 九月炒军工:国庆临近,军工板块常有异动。
- 十月炒餐饮、影视:国庆假期消费旺盛,相关板块受益。
- 十一月炒环保:北方进入供暖季,环保需求增加。
- 十二月炒蓝筹:机构为年终排名做准备,蓝筹股相对稳定。
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虽然机构投资者对2025年A股市场整体持乐观态度,但市场仍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放缓,海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此外,经济基本面的企稳仍需时间,企业盈利恢复尚待时日。
因此,投资者在布局时需要保持谨慎,合理配置资产,并在动态调整中寻找最佳的投资时机。建议关注政策支持方向,特别是科技和医药等高成长性板块。同时,也要注重风险管理,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保持投资组合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