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观察手册
印度经济观察手册
印度作为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近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人口红利、改革历程、产业结构、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对华贸易机会以及金融市场的表现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印度经济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人口红利与资源禀赋
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平原地区广袤,资源禀赋与中国相似,能源矿产丰富,但石油、天然气资源较少。2023年度印度人口约14.4亿,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且35岁(含)以下人口占比约61%,具备庞大的人口红利。然而,在人口素质方面,教育不均衡、性别不平等的问题仍较明显。
改革历程与经济增长
始于80年代的印度三大改革为印度高速增长埋下伏笔。经济三大需求中消费占绝大部分,商品贸易常年维持逆差。三产结构中服务业占比持续抬升,工业增加值占比自2008年高点以来持续回落,这与上世纪90年代印度选择的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去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相关。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开始推行新一轮工业化改革,重新将制造业和工业化确立为发展重点,但效果并不理想。
后疫情时代的发展
后疫情时代,印度建筑、金融地产占GDP比重提升明显,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电力、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增长显著。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印度政府财政的持续扩张,赤字率维持高位。借助国内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以政府加杠杆带动居民企业部门加杠杆,刺激经济活力。
对华贸易机会
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对于中国而言带来两方面机会:
- 对印投资: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钢铁、手机等行业。2020年印度对华投资收紧,后续有潜力的方向包括电力工程、乘用车、家电等行业。
- 对印出口: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进口国,优势产业包括原料药、手机、集成电路,景气行业包括纺织品、家具、电子机械等,潜力行业包括军工、农产品、金属制品等。
金融市场表现
印度卢比相对美元长期贬值,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收支长期失衡。2023年以来,在印度经济增长强劲与原油价格回落的背景下,汇率趋稳。近20年印度股市长牛的核心是改革红利的释放与经济高增长,业绩与估值双击。估值的驱动因素来自于股东回报、上市退市制度以及持续的产业映射,业绩的驱动因素来自于经济高增速以及垄断集团更为强劲的业绩支撑。从资金面来看,外资在印度股市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本国居民股市的配置比例并不高。
本文原文来自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