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言语失效时,音乐可以说话——当音乐疗愈遇上青春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言语失效时,音乐可以说话——当音乐疗愈遇上青春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tar-kid.com/h-nd-388.html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情绪问题和亲子矛盾常常让家长束手无策。音乐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近年来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通过音乐与治疗师的互动,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还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家有青春期孩子,你家孩子是否也这样?

  1. 回家就反锁门,不跟你说话,更别提沟通了...
  2. 说他两句,他能回你十句,一点就炸...
  3. 沉迷游戏,天天抱着手机,讲话不听...

尤其是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容易出现愤怒、迷茫、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由于这个时期青少年情绪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或远离这些情绪,很有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和疾病等。

根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在过去四年中几乎翻了一倍。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达9500万人,18岁以下占总数的30.28%,超2800万人。

而音乐治疗却是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亲子沟通最好的润滑剂。

什么是音乐治疗

美国音乐学家Bruscia于1998年将音乐治疗定义为“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其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的治疗关系,帮助患者达到健康目的” 。此外,音乐治疗被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WFMT)定义为“合格的音乐治疗师为个人或团体使用音乐或音乐元素(声音、节 奏、旋律与和声),达到促进沟通、学习、动员、表达、 组织、社会化和其他相关治疗目标,以改善患者的身体、情感、心理、社会和认知需求”[1]。

音乐治疗 案例分享

案例A

小A同学今年13岁,情绪波动一年,不愿上学,并和父母有很大的隔阂。她是个属于人文特质的孩子,当下的感受对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次治疗时,她防备心很强,逃避,不自信,并把自己的音乐绘画作品撕掉。治疗师给予足够的包容与耐心,接受她的情绪和状态,并没有否定她。

两次治疗后,她的表达明显变多了,表示很开心,愿意分享自己的绘画,也表达害怕自己做错或者做得不好。

妈妈也表示孩子自己有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画的古代人物,和大家进行交流。回到家后孩子愿意跟妈妈一起听歌,愿意推荐一些好听的歌曲给妈妈。

四次治疗后,妈妈表示孩子和自己的互动增多,愿意主动分享,情绪也稳定了。第五次治疗时,一起聆听了一首孩子很喜欢的歌,歌曲大概讲的是不希望被安排,就想做自己,自己也可以为自己做主。孩子表示这个歌手和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很像,很有力量。

在这之后,孩子向妈妈表达,自己想要去上学了,并自己买了下学期的习题练习来做。

音乐在孩子和家长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比语言更快地激发起孩子对自己内在驱力的探索。

案例B

小B今年11岁,第一次来的时候和妈妈的冲突很大,妈妈总是认为小B不能管好自己,而她自己却认为妈妈的方式不对。孩子的情绪评估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母女俩第一次做亲子音乐对话—用演奏代替说话进行互动,孩子总是表达妈妈并没有回应到自己,而当孩子很好地回应了妈妈后,妈妈才意识到原来仔细观察孩子、跟着孩子的动作和节奏,就能和孩子匹配很好了。妈妈惊喜地说:这下居然配上了,好神奇!

从这之后,妈妈自觉地领悟到在生活中也要观察孩子、跟着孩子的节奏走,而不是拽着孩子跟自己走。

第二次咨询治疗时,孩子表达妈妈改变了很多,自己也觉得心情舒畅很多了。

音乐快速呈现了亲子互动模式,也快速地让家长自己领悟、自动改变。

案例C

小C今年13岁,自己觉得自己有抑郁症,要求妈妈一起来看医生。

妈妈和孩子的音乐对话中,孩子很投入地演奏,但妈妈始终很难尽兴投入。

在生活中,妈妈表达自己的脑子里始终有个“钟”,也像音乐疗愈过程中表现的一样难以投入当下的快乐中,比如孩子跟妈妈放松地聊有趣的事,妈妈却是让他赶紧去睡觉。

不过,随着我们的音乐疗愈的继续展开,在听歌曲《富士山下》时做音乐绘画时,妈妈动情地表达了很多,特别是对因病去世的爸爸的思念,以及自己从极度的悲伤、陷入低谷到重新出发的心境过程。在音乐营造出的短暂的脱离现实压力的氛围下,妈妈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苛责,源于对自己的苛责,源于对逝去的爱人的缅怀,和因此而产生的对自己过度的责任。

在这之后,妈妈逐渐能在自己情绪上头时觉察自己、避免情绪性的行为发生,避免了很多冲突,也能允许自己、允许孩子更松弛地生活。

如果没有音乐,妈妈这样的表达、这样的自我觉知和这样的自我改变恐怕需要很多次的谈话形式治疗才能实现呢。

音乐治疗的作用机制

神经内分泌研究:音乐干预可减少由压力引起的肾上腺交感神经激活[2],影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内啡肽浓度[3],在机体产生应激后,音乐能有效抑制体内唾液皮质醇的分泌过多,促进身心平衡[4]。

神经影像学研究:音乐治疗可激活中脑边缘 “奖赏通路” ,包括大脑的“奖赏”区域腹侧纹状体(VS)和杏仁核等[5]。音乐可引起皮层下边缘结构及额叶皮层区域产生积极感觉及功能改变[6],刺激皮层神经并提高其兴奋性,消除心理紧张状态,放松心情[7]。

社会心理研究:音乐治疗有助于参与者体验非语言的社会接触和亲密状态,并脱离孤立的社会感受[8]。当人们专注于欣赏音乐中的振动、旋律、和声、音色和节奏时,环境中的不良刺激感受及其他噪声会被阻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9]。

以上案例只是我们众多案例的一小部分。

每一次音乐疗愈的过程,都像是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探索心灵的旅途。音乐创造了一个无限美好的世界,在这个现实无法企及的美好里,我们可以自由驰骋,因而能看见原本没发现的自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