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机场:新技术加持下的空管飞跃
西双版纳机场:新技术加持下的空管飞跃
西双版纳机场最近引入了先进的天气雷达与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数据融合系统,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机场的空管保障能力,还实现了气象信息的全面可视化展示。此外,西双版纳机场正式实施ADS-B管制运行,告别了传统的程序管制,大幅提高了管制运行效率和空域容量,减少了航班延误,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标志着西双版纳机场在空管保障能力上的巨大飞跃。
技术创新:融合系统提升气象信息可视化
2024年6月,西双版纳机场启动了天气雷达与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数据融合系统项目。该项目由民航西南空管局航空气象技术研究及应用实验室研发,旨在通过整合航班航迹信息、天气雷达拼图、闪电定位数据及机场气象报文等关键数据,帮助提升空中管制和气象预报运行效率。
项目组对当地西双版纳、普洱气象局的两部X波段天气雷达基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格点化处理,基于模糊逻辑识别去除非气象信号,实现雷达基数据解读和质量控制。最终生成3公里、6公里高度的CAPPI产品和组合反射率产品,实现单一地理信息系统上的气象信息全面可视化展示。
ADS-B管制运行:告别传统程序管制
西双版纳机场正式实施ADS-B管制运行,告别了传统的程序管制。ADS-B技术通过卫星定位和数据链通信,实现飞机与地面站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换,使管制员能够更精确地掌握飞机位置和动态,从而提高空域利用率和飞行安全。
ADS-B管制运行的实施,大幅提高了管制运行效率和空域容量。据统计,自实施ADS-B管制以来,西双版纳机场的航班放行正常率显著提升,平均放行正常率达到90%以上,位居全国同类机场前列。
实际应用效果:效率提升与航班延误减少
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运行效率提升。通过天气雷达与ADS-B数据的融合,管制员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应对复杂天气条件,优化飞行路径,减少不必要的等待和绕航。这不仅提高了航班运行效率,还有效降低了燃油消耗和碳排放。
据统计,自新技术应用以来,西双版纳机场的航班放行正常率显著提升,平均放行正常率达到90%以上,位居全国同类机场前列。2024年,西双版纳机场完成运输起降48.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6594.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1.5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4.8%、11.7%、11.5%,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经营效益等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助力地方发展
西双版纳机场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空管保障能力。同时,机场将加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优化航线网络、提升服务质量,为地方旅游和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优化,西双版纳机场将在保障飞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减少航班延误等方面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