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卤鸡:百年非遗美食,二十余种香料卤制而成
马家卤鸡:百年非遗美食,二十余种香料卤制而成
马家卤鸡是石家庄正定县的特色产品,也是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道美食始创于清朝初年,以其独特的卤制工艺和美味口感享誉全国。1981年,马家卤鸡曾与浙江金华火腿、北京苏式叉烧肉等知名特产一起被评为全国33个优质产品之一。如今,马家卤鸡不仅是石家庄的一张美食名片,更是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
历史渊源
马家卤鸡最早始于1908年,当时一对叫做马洪昌的回民夫妇在石家庄大桥街开了一家马家鸡铺,他们做出来的扒鸡风味独特。虽然当时的店铺很小,但生意格外兴隆,每当热气腾腾的扒鸡出锅之后,店内店外总是挤满了顾客。因为每天供不应求,去晚了的顾客还常常买不到。
制作工艺
马家卤鸡选用当地土鸡为原料,经过清洗、腌制、卤制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卤水中融入了数十种天然香料和草药,使得卤鸡色泽金黄,皮脆肉嫩,香味浓郁而不腻。其最大的特点是卤制过程中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既能保持鸡肉的原汁原味,又能使香料的味道充分渗透,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口味特点
马家卤鸡色泽金黄、皮脆肉嫩、香味浓郁的口感特点,以及不塞牙、不腻口的食用体验。马家卤鸡选用山区散养土鸡,经过百年老汤卤制,色泽金黄,不破皮、不脱骨,口感不塞牙、不腻口。
文化价值
正定是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县,源远流长的东方文明在这里留下深邃而厚重的积淀,勤劳智慧的正定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民间文化。正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积淀丰富,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2项。正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就显著,在新时期焕发出时代的新风采,显示出正定人民的豪迈激情!
现代发展
如今,几经变迁的金凤扒鸡厂已搬迁到石家庄北二环西路上,扒鸡老店经过多次重建整修,店堂环境大为改观,销售网点也由原来的扒鸡老店一家扩大到省会各大超市及中小型商场等200余个网点,并在走出石家庄,销售网络扩展到周边地区及保定、太原、京津地区,还出口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