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学运动助康复,心肌缺血患者这样锻炼最安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学运动助康复,心肌缺血患者这样锻炼最安全

引用
中华医学会
8
来源
1.
https://csc.cma.org.cn/art/2024/4/18/art_619_56220.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25/doc-inearkfy7843522.shtml
3.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6347
4.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0375
5.
https://www.gzrch.com/content/3402/
6.
http://www.anngeen.com/Home/News/show.html?aid=769&cid=31
7.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ef438252684f.html
8.
https://www.dzjkb.org.cn/gsgg/2024-03-14/58139.html

心肌缺血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氧气和营养物质缺乏的病理状态。其主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体位变化而有所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科学的运动康复训练对心肌缺血患者至关重要。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达1139万。心脏康复作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性、综合性医疗护理干预手段,已得到广泛认可。

01

运动的必要性

研究发现,通过药物辅助、营养搭配、科学运动及心脏康复知识教育等多方面的指导,可以帮助患者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术后康复的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有助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改善。心脏康复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再入院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2

运动指南

运动强度

每个个体由于遗传、运动习惯及疾病状态不同,每个人所需的运动量也不同,安全阈值也不同。如果盲目运动、“激情”运动,会让心肌梗死患者处在风险当中。比如运动量过大,心肌在缺血状态下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会冠状动脉硬化加速、斑块破裂等形成急性血栓甚至引起心源性猝死。而运动强度过小,我们的心肺功能得不到足够的良性刺激,起不到治疗作用。所以,心脏康复不简单,需要由医院专业的心脏康复医生来评估及指导。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讲,不同的时期应采取不同的个性化运动方案很重要。心梗患者的运动也要量体裁衣。

运动时间

清晨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在一天24小时中,每天上午 6~9 时为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心绞痛和猝死都多在上午 9 时左右发生。鉴于此,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体育运动最好避开心脏病发作的“清晨峰”,以安排在晚上或下午为好。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看,无论是体力的发挥,还是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敏感性,均以下午或黄昏时分为佳。

遵医嘱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始终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要自行增减运动强度或改变运动计划。

监测身体反应

运动时注意身体的感受,如有不适,如胸痛、呼吸困难、晕眩等,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向医生报告。

持之以恒

康复运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看到明显的进步。

03

康复阶段

I期:住院期(院内康复期)

心梗的发生往往很突然,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足,往往伴有恐惧、沮丧等不良情绪。这个时期康复的目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的恢复,增加患者自信心,减少心理痛苦,减少再住院;避免卧床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运动耐量减退、低血容量、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提醒戒烟并为Ⅱ期心脏康复提供全面完整的病情信息和准备。这个阶段,康复的需要在医生的严密监护下进行康复。

II期:出院早期

(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期 )
一般在出院 1-6 个月进行,与Ⅰ期康复不同,除了医生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教育、日常活动指导和心理评估及干预外,Ⅱ期康复计划增加了每周 3-5 次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有氧代谢运动,抗阻运动以及柔韧性训练。至少每次持续30-90 min,共 3 个月左右,推荐运动康复次数为 36次,不低于 25 次。可以看出,心梗的康复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Ⅱ期康复为冠心病康复的核心阶段,既是Ⅰ期康复的延续,也是Ⅲ期康复的基础。

III期:病情稳定期(长期至终身)

Ⅲ期康复也称社区或家庭康复期,此期的关健是维持已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运动的指导因人而异,低危患康复仍需医学监护,对患者的评估十分重要,低危患者及部分中危患者可进入Ⅲ期康复,高危患者及部分中危患者应由专业的心脏康复医院评估,并需要在一定的抢救设施及抢救能力的医院内继续康复,同时医生还需要进行日常活动指导及综合管理,同时心理社会支持仍需继续。这意味着不仅要关注当前的康复进度,还要着眼于长远的健康维护,降低未来再次发病的风险。

心肌缺血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加速康复过程,提高生活质量。重要的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运动计划,并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记住,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独特的,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才是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