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从理解学生到共同成长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02: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从理解学生到共同成长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将探讨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建立方法,并结合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经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新型师生关系的意义及特征

当前,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尊敬与呵护的简单关系,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变得复杂起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教育改革的推进,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是现代课堂的必然要求。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这四个特点。尊师爱生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情感和道德基础,其目的主要是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尊师就是尊重教师,尊重其人格与尊严和劳动;爱生就是爱护学生,它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基础。尊师与爱生相互促进,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爱护换取学生的尊敬;而学生通过对教师的尊敬可以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民主平等要求教师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影响,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成长。教学相长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超越教师。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全面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国清代思想家魏源曾说过:“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教书育人的过程亦需要策略,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只有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产生亲切感,产生信任感,学生才愿意去学习,教师才能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应该尽快全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还包括学生的家庭关系和群体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做好了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后,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对话交流,得到学生的信任,做学生课堂上的良师和课后的益友。

怎样才能全面了解学生呢?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看、聊、访的方法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看”即观察,在课堂上,教师应多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及时寻求反馈并予以指导和帮助;在课后,教师应在课间或其他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观察,了解其课后学习动态以及同学间相处状况。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双慧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言行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更深一步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聊”即聊天,沟通交流,这个过程一般在课后进行。有了“看”的铺垫作用,师生之间的进一步交流有了可能,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东西除了学习以外,还可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课间的偶遇,在食堂进餐的时间,在学校散步的空闲,在办公室的面对面,教师都可以像对待朋友一样,跟学生聊天,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亲情、谈友情,甚至还可以谈谈爱情。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其实很多教师跟学生“聊”的过程大多都发生在考试之后,针对学生的成绩做思想工作。这样的聊是很有局限的,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抵触的情绪,学生会认为你找他聊天是带着目的的,就只是为了成绩,在这样的情绪下,“聊”的过程是低效的。“聊”这个过程应该贯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始终以及方方面面。在日积月累的了解中,学生才会慢慢信任你,从而真正把你当做朋友。“访”即家访。家访不只是班主任的事,任何一个优秀教师都不能忽视“访”这个过程。“访”意味着对学生的了解由校内走向校外,由学校走向家庭。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校,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教师通过家访,走走学生回家的路,看看学生生长的环境,了解陪伴学生成长的亲人,听听学生邻里的评价,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才是全面的,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是可能的。

充分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长期以来,由于受以“礼”、“仁”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小学中的师生关系大多属于比较典型的主仆型关系,唯师独尊,唯师独从,而学生最基本的人格却得不到尊重。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师生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应该互相尊重。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在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由于教学压力自然偏爱成绩优越的孩子,缺少了对后进生的关注,漠视了后进生的人格,忽视了后进生的努力和进步。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下,后进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慢慢被磨灭,对教师和学校也慢慢产生了抵触情绪,对学习心灰意冷,对自己自暴自弃。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师应该学会辩证地看待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而不是单一地通过成绩来衡量。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学会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在课后,教师应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通过接触去发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点,积极鼓励积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好习惯运用到学习中。教师只有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自信,才能保持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用心引导学生,教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每一个学生都是折翼的天使,来到学校,来到教师身边,就是为了学会飞翔,在纷繁复杂的天空中能够展翅翱翔。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毫无疑问,教师传递给学生最多的就是知识,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这些知识是很重要的,对学生将来的专业化发展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教师只重视教会学生知识的积累,教会学生如何应试,如何取得高分,从而忽视了学校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学生如何为人处事。

都说高智商低情商的人对于社会而言是危险的,事实亦确实如此。作为教师,仅仅传递给学生一些高考完即毫无作用的死知识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亦是对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不负责。学校生活,是学生人格形成最关键最长的时间段,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递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递给他们为人处事的能力,给他们崭新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给他们真正能在毕业之后带得走的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活动,教育孩子学会赞美他人,学会向他人学习,学会团队协作;.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教育孩子学会宽容大度,学会慷慨大方,学会忍耐,学会等待;还可以通过身边小事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情感方面的知识是能有益于孩子一生的。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高中学到的书本知识在毕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都忘记大半了,而在高中发生的与老师同学相处的一些细节却仍然记忆犹新。这就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在学校这个小社会大家庭里面,教师应更多地教给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让学生能带着这些能力在未来多变的天空中展翅腾飞。

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

自走上工作岗位的这三年以来,笔者一直做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重要的,所以必然是辛苦的。这三年的班主任工作酸甜苦辣样样俱全,感受颇深。通过自己的经验教训和对别人经验的学习,笔者且把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理解陈述如下。

以“亲”为主,以“勤”为辅

  1. “亲”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

一个好的班主任,他不会动辄发怒,而会耐心地给予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即使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他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述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中的“后进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

  1. “勤”即工作要勤恳。

班主任要带好几十个学生,就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主要要做到勤观察,勤记录,勤交流,勤家访。对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状况以及为人处事要做到勤观察,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当发现学生有异常变化时要积极予以引导。对于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表现等要勤记录,方便以后帮助学生做分析,方便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除此以外,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谈话内容广泛,谈话地点随意,不要刻意,要把你对学生的关系表现在平时生活和学习的你每一个细节。教师以这样的“勤”一定会中学生的“意”,师生之间一旦有了如朋友般的信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会容易许多。

身教重于言传

俗话说:“打铁需要本身硬”。班主任自身的模范行动是点燃学生的火种。中学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一个只会言传的班主任不会长久得到学生的敬畏。在谈到班主任工作方法时常说,对于学生要“说服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一“说”即“服”呢?笔者认为,“说”与“服”之间必须架起一道坚实的桥梁,那就是以身作则。如果班主任只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学生一定不会“服”。所以,班主任的身教胜过言传。

教育本身就是大鸡一次次带着小鸡捉虫,大鸟一圈圈领着小鸟学飞的过程。班主任的身教就是要把整个自己真实地呈现给学生,自己的优点,更包括自己的缺点。首先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一个人应该正确地给自己定位,不苛刻,要包容。除此以外,班主任要向学生呈现自己的优点,做好学生的榜样;同时,也不能遮掩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班主任如果做错事也要真诚地给学生道歉解释,让学生知道,一个人犯错不可怕,让学生看到你是怎样改正自己提升自己的。除此以外,班主任说到的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一定不要要求学生做到,谨言慎行,给学生做好榜样。

结语

教育之路是一条漫长的需要不断探索的道路,新时代的老师不能固步自封,要积极思考,积极转变角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育。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论文是将自己三年多班主任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心得体会与积累到的理论知识相结合的产物,不足之处希望得到专家同仁的指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