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和小浩的复学之路: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小鱼和小浩的复学之路: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小鱼和小浩的复学之路: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14岁的小鱼和15岁的小浩,本该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在校园里无忧无虑地学习和成长。然而,他们却因为心理问题,不得不暂时离开校园。小鱼患有躁郁症,兴奋话多与心情低落交替发作;小浩则被焦虑抑郁症困扰,持续的情绪低落让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们决定重返校园,却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复学的挑战
重返校园,对小鱼和小浩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鱼在学校总是感到不适,经常出现头疼、头晕等症状。小浩则担心未来和学习压力,甚至对自己的年龄和前途感到焦虑。他们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儿少心理科病区主任汪鲁刚指出,患上抑郁症等情绪病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社交往往会陷入“恶性循环”。学习方面,抑郁的孩子会精力不足,总是感觉很疲劳,还会有睡眠问题,导致记忆力、专注力都下降,成绩也随之滑坡。社交方面,抑郁的孩子会出现动力不足、兴趣减退,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之后又觉得自己很多方面都不如同学,产生自卑、自责情绪,不自觉地远离同学、朋友,随着时间推移、症状加重,孩子有可能会感觉被其他人孤立,进一步陷入社交困境。
专家建议与解决方案
面对这些挑战,专家们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少科主任周燕玲表示,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问题以情绪问题为主,并不会像精神分裂症那样造成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所以,抑郁、焦虑、双向情感障碍等情绪问题对学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准备,孩子是可以回学校的。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复学的准备呢?周燕玲总结了一套标准:
- 病情已经稳定了三个月至半年;
- 生活作息、衣食住行已经调整到可以适应学校的节奏;
- 已经自学或上网课一段时间,找回了一些学习状态;
- 患者自身对复学也有充足的意愿;
- 与学校和老师做好了沟通,在刚复学的阶段给孩子一些学业上的调整余量。
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在充分的准备和多方支持下,一些心理问题学生成功复学的故事给了小鱼和小浩信心。例如,一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学生,在治疗休学一年后复学,一次就成功了。这与家长的支持和孩子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很大关系。孩子的家长特别支持,决定休学时没有犹豫,治疗为先,孩子“躺平”时也不给额外的压力,休学期间还帮孩子保持了规律的生活,病情稳定后还带她去舞蹈班,保持规律的运动。
专家强调,复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至关重要,学校也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怀。同时,社会对心理问题学生的接纳和理解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包容的复学环境。
小鱼和小浩的故事提醒我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支持的校园环境,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压力,顺利重返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