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推书 | 为什么你的小说像是「一盘散沙」?创造故事的六大原则,了解一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推书 | 为什么你的小说像是「一盘散沙」?创造故事的六大原则,了解一下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6/15/82229287_1132356609.shtml

写作一篇小说时,你是否曾遇到这样的困扰:灵感来了却无法展开,故事结构松散像一盘散沙,情节发展缺乏逻辑?本文将为你揭示创造故事的六大原则,从一个简单的"what if"开始,逐步构建出完整的故事框架。

被某个灵感击中,如何扩展为一部小说?
有了初步的故事构想,如何一步一步使之血肉丰满?
同样是冲突不断的故事,为什么有的耐人寻味,有的像散装的?
……
网文/小说创作无疑是一件创意性的工作,很多人觉得创意性工作像是玄学,有时候灵感爆发能把键盘敲得飞起,有时候看着电脑屏幕昏昏欲睡就是下不了手。至于作品数据,更像是玄学中的玄学。
写出一个好故事,真的这么不可捉摸吗?
在你不知道如何扩展故事,或是无法判断笔下情节质量如何的时候,这套方法也许可以给你一些思路。

故事是什么?

故事是什么?
故事就是关于所发生的事,如何影响某人达成艰巨目标,如何改变人物的内心。人物遭遇的难题无法躲避,并且不断升级。在克服难题的过程中,人物内在的世界观也在随之改变。
所以,在设计故事的时候,我们其实不是胡乱塞一些障碍给主角,情节与人物、事态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层层递进将故事推向结局。那么,如何找到这些内在的逻辑和演进策略呢?
不妨试试6W原则,即:

What If

Who

Why

Worldview

What Next

When

创造故事的6W原则

6W原则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点子”出发,一步一步扩展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具有比较强的实操性。

What If | 打破“万一……怎么办?”的思维惯性

有很多写作指导书中都提到过,一个故事的开始,经常来自某种假设。比如:
如果一个人被蜘蛛咬了,使他获得了某种异能,会怎么样?
我们可以从这个假设出发,想象出一些情节。运气好的话,也许能写出像《蜘蛛侠》一样火爆的故事。但更有可能,这些零散的情节和设定很快枯竭,开书一段时间后就不知道怎么发展后续剧情了。
灵感的开端拥有无限可能性,但无限可能性同样会让我们无从下手,难以取舍。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指出:一个作者所具备的最令人赞叹的两项能力,一是让新奇的事物看起来熟悉,另一个是让熟悉的事物看起来新奇。
因而,当我们被灵感刺中之后,我们接下来应该做的其实是自问:为什么我们在乎这个想法
我们创作的故事,无论脑洞再大,设定再清奇,都不是完全自成一方的全新世界,而是与我们生活中各种现实问题、情感关系等紧密相连。所以,在开发灵感创作故事的时候,这个故事关乎的话题是什么?逆天改命、整顿职场、两性关系……?有了明确的话题,我们才更可能知道这个故事要如何来讲,哪些人会感兴趣。
第三步需要确定故事的主旨
别被“主旨”吓到,以为只有严肃文学作品才有这么高大上的东西,主旨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其实去看那些很火的网文作品,作者同样在借人物表达自己的为人处世的观点。
最后,我们仍需要构建假设问题,但不是上面提到的那种开放式假设,而需要更具体。假设问题需要有上下文、意外和冲突,造成人物内心翻腾的斗争,比如(以下故事不是原创,来自我看过的某部网文,我就YY一下作为示例了哈

):
灵感:重生回新婚之夜 / 误会心爱之人是害死自己和全家的罪魁祸首
话题:爱情
主旨:在爱情里活得太卑微,会让人对现实产生扭曲的认知
假设问题:女主被男主害得家破人亡,并被男主的姘头残害惨死(上下文)。女主重生回到了与男主的新婚夜。她认为恋爱脑害人,必须要远离男主保命,但又不得不暂时维持与男主的夫妻关系(意外和冲突)。最终女主经历种种挑战,发现前世卑微的爱情观,使她并未真正认清男主和现实,才在前世死时误会男主。在故事中,女主需要面对复仇和对男主情愫的反复拉扯(内心斗争)。
如此,写作的方向是不是明确多了?
通过以上四步挖掘故事想法,其实就是帮助我们从灵感带来的无限可能性中,找到可操作的线索。

Who | 要彻底颠覆“谁”的生活?

在我之前发布的《让AI写出好「描写」,原来只需要这个技巧》一文中,其实就提到过一点,小说中不管我们写人也好,写景也好,写情也好,我们传递的所有信息都有一个隐含前提,就是在以人物的视角来传递这些信息。绝大部分时候,这个视角人物就是主角。
主角大脑是连接读者的入口,故事中一切变化的核心,也是围绕主角内心的变化和成长来展开的。
所以,当我们确定了What If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确定主角是什么样。
在这一步,我们需要确认2项重要的内容:主角的背景故事转变来临的时刻
转变来临的时刻,主角被逼迫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内心矛盾被外在冲突激活、逐步放大。从这一刻开始,主角进入了上述假设问题中的情境,故事开始。
然而,主角真正的人生却并非始于这一刻。人物是连续的整体,早在这一刻之前,TA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观念和认知,这是人设不可分割的部分。

Why | 主角究竟为什么在意?

在所有写作指导书中,都会谈到驱动人物行动的各种要素,包括动机、目标等。各种各样的事件为什么能够促使主角展开行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其实,主角的一切都来自人物的背景故事。在上面已经提到,人物是连续的整体,内心矛盾正是在这些背景故事中埋下种子。当我们要制造各种障碍来打乱主角的行动计划,我们首先要知道,主角的计划和目标到底是什么。
也许有的人会说,只要确定了主角的性格标签,不就可以开始动笔写了吗,何必那么麻烦?
在大纲阶段,乍看上去这种说法好像没问题。一旦进入呈现阶段,各种问题就会纷至沓来。因为小说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和抉择,我们需要用细节去演绎,细节又会衍生出新的细节。许多大纲中不曾考虑的互动,单凭几个性格标签,很难确保稳定、逻辑一致的人格呈现。
所以,这一步需要我们深挖主角,这是让主角可信的关键,让主角的人生从笼统走向具体,确定TA想要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目标、有哪些错误信念。这些全都藏在主角的背景故事之中,我们需要去探寻此时此刻的主角从何而来,有哪些重要的经历,才能使之成为血肉丰满的整体,明白他拥有怎样的信念。
只有知道了主角拥有怎样的信念,我们才能用一次次挑战去最大限度的测试这些信念,让主角不断领悟、成长。

Worldview | 主角的世界观

注意,这里说的世界观,不是我们设计大纲时常说的“世界观”,而是指主角如何认知所处的世界。
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正如前面所说的,很多时候我们是以主角为接口进入故事之中。主角是故事世界中的一个人物,那么TA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全知视角,TA也不可能不偏不倚地看待所有人和事。我们的想法、信念会帮助我们解释所见所闻,形成独特的认知,小说人物也一样。
所以,我们呈现的是主角所理解的世界。在写任何场景的时候,我们都要问自己四个问题:

进入场景前,主人公有什么样的信念?

为什么他会怀有这种信念?

在这个场景中,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在这个场景中,主人公所期望的事将会如何实现?

What Next | 完美的因果关系

不管是情节还是人物,其发展过程都需要具备因果关联,故事才能看上去可信。哪怕是极度浮夸的沙雕文,其中的人物互动和事态发展也需要遵从因果关联,只不过其中的因果逻辑或许与现实世界有更大的偏差。
然而,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是从一切的原点开始讲述故事的。这意味着当进入某段故事中时,我们至少需要明确人物为什么会处于这样的情境,而后是让问题不断升级(而不是原地踏步)。
因果关系同样是设计大纲时的重要检查点,我们需要确定一切正在以符合逻辑的方式,向前推进。

When | 给主角一个无法拒绝的提议

当我们理清楚了故事的大致脉络、人物的过去与未来,接下来就是确定故事从哪一个时刻开始讲述了。
确定开局,其实就是找到人物的首要难题,这个难题不但能不断自动升级,还能与其他难题产生内在的统一。从这一刻起,人物行动起来,沿着故事主线不断前进,动力满满。
检验这个情节难题有两个维度:
第一,这个难题能从开篇延续至最后吗?
难题能否构建起来?不断升级的难题是否导向了真切、具体、直接的后果,迫使主角无路可逃,不得不有所作为?
第二,这个难题是否能促使主角的内心变化,小说要讲述的正是这个变化。
无论主角最终能否达成目标,TA都会在一次次挑战与行动中发生内在的变化,人物的许多观念也会逐步转变,甚至受到直接而剧烈的冲击。

小结

以上内容,来自我最近读完的《怎样写故事: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一书。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本书还是很有启发性的。
网文虽然不像传统文学那样凝练、深刻,但同样是在以虚构故事的形式,展开一系列有意义的事件,形成故事。这本书所讲的核心内容,正是如何一步一步构建出逻辑连贯、结构合理的故事,引导性和实操性都很强。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说创作不是灵感大杂烩,也不是各种情节乱炖,而是有章法可循的设计过程。
创造故事的6W原则来自本书的前半部分,经过这部分构建,故事的轮廓基本成型。
至于后半部分(本文就不展开介绍了了),则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完成情节设计、编排、层次等完整故事线设计的方法。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读原著,作者的讲解非常详细,并由一个故事示例贯穿始终,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完成故事设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