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下汤遗址见证万年文明,仙居古城文化传承不息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52: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下汤遗址见证万年文明,仙居古城文化传承不息

“仙居”,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源自“洞天名山、诸仙所居”的美誉。这座位于浙江东南部的古城,自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建县以来,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里不仅山川秀美,更孕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千年古城”。

01

千年古城的历史脉络

仙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公元598年,隋文帝杨坚设立永安县,这便是仙居的前身。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永安县几经易名,最终在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定名为仙居县,沿用至今。

02

文化遗产:历史的见证者

仙居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每一处遗迹都在诉说着这座古城的悠久历史。

下汤文化遗址:万年文明的见证

在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有一处距今约10000年的文化遗址——下汤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陶器,包括陶杯、陶壶、筒形罐等,展现了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风貌。下汤遗址贯穿新石器时代始终,从上山文化到好川文化,为研究长江下游早期稻作农业提供了重要线索。

蝌蚪文:神秘的文字之谜

在仙居,还保存着一种神秘的文字——蝌蚪文。这种形似蝌蚪的古老文字,是中国八大奇文之一,至今尚未完全破译。蝌蚪文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字演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皤滩古镇:活着的商贸重镇

皤滩古镇是仙居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古镇始建于唐朝,因盐运而兴盛,保存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漫步古镇,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商贸繁荣的时代。

03

传统工艺:匠心精神的传承

仙居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针刺无骨花灯。

针刺无骨花灯:千年非遗的创新之路

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花灯以纸为材料,通过20多道工序制成,其中“针刺”最为关键——在纸片上用绣花针刺出数以万计的针孔,形成精美图案。

近年来,传承人朱福伟创新性地引入激光切割技术,不仅提高了制作效率,还降低了成本,让这项千年非遗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04

历史名人:古城的人文底蕴

仙居历代人才辈出,从晚唐诗人项斯到宋代《菌谱》作者陈仁玉,从元代书画家柯九思到明代御史吴时来,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陈章:清廉为官的典范

南宋时期,仙居出了一个清廉爱民的好官——陈章。他先后担任同安主簿、温州通判等职,以廉洁奉公著称。在温州任上,他深入乡间,与民同苦,推行水利建设,深受百姓爱戴。

郭明卿:淡泊名利的进士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是南宋进士郭明卿。他16岁成为太学生,因专心读书而错过皇帝驾临,却因此获得皇帝赏识。郭明卿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展现了仙居人崇文尚德的优良传统。

05

解开文化密码

仙居的文化密码,藏在它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和历史名人中。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灯一纸,都凝聚着千年的智慧与匠心。从下汤遗址到皤滩古镇,从针刺无骨花灯到蝌蚪文,仙居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续写新的文化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