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角色大删减,关系大调整:奈飞版《三体》的改编之道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7: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角色大删减,关系大调整:奈飞版《三体》的改编之道

北京时间2024年3月21日下午3时,奈飞版《三体》正式上架流媒体,一次性放出第一季的八集全部内容。这部改编自中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同名作品的电视剧,在烧掉1.6亿美元、历经3年左右的拍摄剪辑之后,终于卸下了神秘面纱同满怀期待的网友们见面。

早在正式上线1年多前,奈飞就开始为自己制作的《三体》造势,先后发布了多支预告片。其中,对于原著小说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如红岸基地、三体游戏等的展示令人不禁赞叹,在西方强大的电影工业力量加持下,画面的表现力得到了巨大提升,同时也因为原著中的人物情节在西方政治正确的左右下,可能存在大改而产生了失去原本神韵的担忧。

来自大洋彼岸的专业影视从业人员,能拍好这个独具中国精神内核的科幻故事吗?

在历经7个小时左右的“痛苦”观影后,我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

减法还是加法

读过原著的朋友都知道,《三体》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抽象概念和人物留白,而这些都必须在影视化的呈现中有所取舍。那么如何取舍,或者说取舍的标准是什么,就变得极为关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从制作之初,奈飞版《三体》瞄准的就不是国内市场,它的目标受众是那些在海外对《三体》小说原著不甚了解,但很可能只是对科幻影视作品略感兴趣的普通人。

在《今日美国》发布的一则对奈飞版《三体》剧组的对话中,曾经担任《真爱如血》制片人的吴就表示,他们知道这是一部很难改编的小说,在开始讨论剧本的头几个月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要关注观众们会去关心的角色,以及这些角色之间彼此相互关心的事实。

(在《今日美国》的对话中,制作人表示要关注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要把焦点放在角色的自我展示身上,而不是剧情的推进过程上。

因此奈飞版《三体》在大体保留了原著主线剧情的基础上,对书中出场的主要人物进行了大篇幅的删减。

最简单的,在数量上,常伟思、申玉菲、魏成、潘寒还有丁仪统统消失不见,同时让在小说第二部和第三部才出现的罗辑、章北海、云天明、程心在第一集就闪亮登场,并且简化了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笼统地归结于他们(除章北海外)都是牛津大学物理专业的高材生,曾在叶文洁的女儿杨冬手下就读深造。

(从左到右,人物的改编的原型分别是:汪淼、程心、章北海、罗辑、云天明和原创角色富人小哥)

这里需要多提一嘴的是,此前根据预告片内容推测出的汪淼被一分为五的结论并不准确,正片里的表现更像是把汪淼在三体游戏里探索的经历,分给了程心和原创的另外一位来自牛津五人组的白人富翁小哥,而她则专注于自己的纳米科研,以及在目睹古筝行动的惨烈场景之后,把纳米技术的专利共享给了全世界,只身去第三世界国家做公益。

刘慈欣小说经常被批评家责难的一点是,有时候为了推动剧情,他笔下的很多角色会表现得像个彻头彻尾的工具人,正如《三体》小说第一部里的汪淼,经常被书迷调侃其作用就是个摄像头。不过,这种写作方式对影视化改变来说并不是坏事儿,因为有很多空间给编剧们发挥,比如通过性格的设定增强角色的复杂性。

然而,囿于集数限制和编剧的创作野心,要将“汪淼初见大史”到“罗辑在联合国被任命为面壁人”这个跨度如此之巨大的内容,塞进7个小时左右的电视剧中变得极其困难。因此,在削减了出场角色的数量之后,编剧不得不继续做减法,把商业影视剧制作中最为熟悉的设定,直接换皮塞到了已经少到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主要出场角色身上。

(开场才十五分钟就暗示黑人罗辑索尔有吸食违禁品的历史)

于是在奈飞版的《三体》电视剧中,我们就理所当然地看到了酗酒的白人女汪淼、飞叶子的黑人男罗辑、药物滥用的亚裔女程心、暗恋不得的白人男云天明和忠心耿耿的印度裔章北海。

而在情节推动上,更是让少数几个存续的角色实现了大包大揽。维德化身全能一把手,事无巨细,全都亲自过问,给大史下指令的是他,招募章北海的是他(没错,在这里章北海参加了古筝行动),陪汪淼在指挥室看审判日号被切的是他,带程心和其他科学家开会的是他,测试躺在病床上的云天明的也是他。而除此之外的大多数时间里,他都穿着一身板正的深色制服,坐在空荡荡的只有一张桌子一把台灯的庄园大房间里,奋笔疾书地在纸张上写着什么。

(凡事亲力亲为的维德在听大史给他汇报)

与此对应的,来自ETO的两位领袖——叶文洁和伊文斯则被极度扁平化,不论是人生经历,还是个人信仰。原著中出于对人性绝望而按下按钮的叶文洁,在奈飞版《三体》中被塑造成了一个被仇恨和复仇念头缠绕,在人生最后时刻仍然感谢主的“奴仆”;而身为物种共产主义坚定战士的伊文斯,则被草草几笔刻画为了满嘴环保主义的“信徒”。

(叶文洁和伊文斯在游轮上激吻)

(程心跟章北海回家见父母)

令人疑惑的是,在对人物深层次动机如此下大力削减的情况下,编剧却在剪不断理还乱的人际关系上大做文章。近的,有程心、章北海和云天明的三角恋,远的有叶文洁先吻白沐霖再撩伊文斯的迷之操作,更别提还有若隐若现萦绕在汪淼和罗辑之间的暧昧情愫。

对此,唯一靠谱的解释可能还是来自之前对奈飞《三体》剧组的对话,制片人说的那个“他们要关注角色之间彼此相互关心的关系”的结论。

(叶文洁给杨卫宁解释两位数的加减法)

尽管这无法解释他们为什么在选择保留了杨卫宁这个角色的情况下,把他塑造成一个两位数加减法都听不明白,盗用叶文洁的理论跟领导邀功的蠢人加小人,并且慷慨地免除了他作为杨冬父亲的角色属性(在网

《三体》三部曲金句频出,而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以上三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代表了人类的文明观。而托马斯·维德对程心所说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却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总结出来的生存不二之法。而“人类不感谢罗辑”则是赤裸裸的人性。读完《三体》,作为地球芸芸众生中微不足道的个体,我不禁抬起头来仰望星空,思绪飘忽到遥远的星辰大海……

开篇:极强的代入感。《三体》系列的开篇以文革时期的背景设定,在遥远的大兴安岭深处,隐藏着国家的的最高机密"红岸基地",年轻的女大学生叶文洁因为对人性的劣根劣性彻底绝望,引入了地球与外星文明三体世界的首次接触,导致她日后成为了地球三体组织的精神领袖。

内容:恢宏的大宇宙观

叶文洁看清三体人的真面目后,暗示罗辑研究宇宙社会学,从而让罗辑发现了"黑暗森林法则","黑暗森林法则”对应的“消灭你,与你何干”让人在震撼中不得不思考:生存才是第一需要,只有种族能存活下去,才能构建道德、法律、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

《三体》系列深刻地探讨了人性。在面对外星文明的威胁时,人类的反应多种多样,从合作到背叛,从牺牲到自私。书中的人物,如罗辑、程心、维德、章北海等,他们的行为和选择都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

烧脑的科学幻想。书中的科幻设定建立在丰富的物理科学知识体系之上,如对“水滴”“二向箔”“光速飞船”的描述,既大胆想象又与现代基础物理理论相衔接,特别是"二向箔”对太阳系的降维打击不得不惊叹于大刘的脑洞大开。

凄美而卑微的单恋。云天明从大学时代就单恋程心,而当他身患绝症时,倾其所有买了一颗星星送给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在他正安乐死之时,女神来到了他的身边,却告诉要把他的大脑送到黑暗的宇宙。若干年后,云天明复活了,他又留下了一个小宇宙给程心。云天明的爱单纯、执着、不求回报,他爱程心,却相隔了一万八千万光年……这个凄美的单恋是《三体》系列中最让人痛彻心肺的故事了,而这恰恰是人性之光,人之所以为人,因为我们还有爱。

结尾:死寂才是宇宙的永恒。正如佛家所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不论何种文明,最后都将趋于湮灭,在遥远的死亡原点,将孕育新的生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