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经兜村: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01: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经兜村: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

经兜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城厢镇,距离安溪县政府驻地东南约7公里。这个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村庄,下辖4个自然村,居住着3700余名孙姓村民。这里不仅有独特的"三山两水"自然景观,还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和红色记忆,是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首批国家森林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村庄、福建省乡村旅游村、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福建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的获得者。


经兜村全景图

基本情况

经兜村位于安溪县城厢镇,距离县政府驻地东南约7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全村3700余人。村庄北面有三座高耸的山峰,经兜溪和洋当溪蜿蜒流淌,形成独特的"三山两水"景观。据传,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游学至此,留下"三山齐出包内外,两水交流汇归中"的赞美诗句。

全村村民均为孙姓,源自"一代兵圣"孙武,历经千年繁衍生息,文化底蕴深厚。经兜村还是革命老区村,老一辈革命家张克辉、彭德清曾在此生活战斗,留下丰富的红色记忆。

近年来,经兜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先后荣获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首批国家森林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村庄、福建省乡村旅游村、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福建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洋当生态农场

经验做法

1. 发展观光体验农业,推进农旅融合

经兜村积极探索观光体验农业带动群众致富的新路子,改变以往的捐资形式,采取"支部+农场+企业+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村企共建的方式,建设洋当生态农场、香帽寨休闲农场、御果源采摘农场、爱耕观光农场4个休闲观光农场,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综合环境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文化"为一体的观光体验农业综合体,实现农业和服务业产业融合发展。


香帽寨农场


学习书屋

2.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推进文旅融合

经兜村历史悠久,村内有孙氏祠堂一座,1998年被泉州市历史研究会列入"历史名祠"。为了弘扬孙氏优秀家风家训和乡贤文化,经兜村在家庙内开设"家风家训馆",定期宣讲经兜家风故事、举办"好儿女""好婆媳""好邻居"等评选活动,还利用重要节日,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吸引群众参加。此外,经兜村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建设了全省首个镇级党建文化主题户外公园——初心公园,不仅将党员活动阵地由室内拓展到室外,还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乡村记忆馆


"党建+"邻里中心

3. 发挥乡贤优势资源,承载游子乡愁

经兜村在外乡贤人数众多,是个"乡贤驱动型"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乡贤热心家乡事业发展,出资出力,反哺家乡。一方面,投入资金建设"渊兜水乡"水利项目,将过去"垃圾成片、沿溪恶臭阵阵"转变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乡村画卷";另一方面,出于家乡情怀,建设了乡村记忆馆、枫下书院等,广泛凝聚价值共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渊兜水乡


后深花海

启示

经兜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益借鉴:

  1. 探索新模式:经兜村把激发"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注重发挥支部、农场、企业和农户的协同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土地流转和村企共建,实现农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2. 保护历史建筑:历史建筑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经兜村历来重视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复,保留其历史风貌和特色,并结合时代要求,打造成为展示家族文化、乡贤文化和名人事迹的窗口,助推乡村旅游。

  3. 利用乡贤资源: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贤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是愿意为乡村发展出钱出力、出谋划策的社会贤达,他们的参与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经兜村紧紧抓住乡贤这个特殊群体,多措并举,以"乡贤回归"唤醒乡村发展潜能。


爱耕观光农场


经兜村初心公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