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降压药副作用怎么办?医生教你这样应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54: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降压药副作用怎么办?医生教你这样应对

“医生,我最近服用降压药后总是感觉头晕、乏力,这是怎么回事?”在高血压门诊,这样的询问并不少见。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期间必须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这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药物副作用可能包括头晕、乏力等症状,如果不加以重视,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记录并报告任何不适症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01

常见降压药的分类及副作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五大类:噻嗪类利尿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每类药物都有其独特的副作用,了解这些副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病情。

  1. 噻嗪类利尿剂:代表药物有氢氯噻嗪、吲达帕胺。主要副作用包括低钾血症(表现为恶心、厌食、身体虚弱等)、高尿酸血症(可引起痛风)和光敏反应(引起皮疹)。减少钠盐摄入可缓解低血钾症,若血尿酸水平≥480μmol/L,建议更换其他降压药。

  2.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常见副作用有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和顽固性便秘。如果持续水肿,应更换其他降压药物;联用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可减轻水肿症状。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主要副作用是干咳(约30%的患者会出现,女性更易发生),通常在躺下后加重。不能耐受者可以更换为沙坦类降压药。此外,长期应用可能引起高钾血症,需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

  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主要副作用是背痛和高钾血症。临床试验显示,缬沙坦引起背痛的发生率为1.6%,关节痛的发生率为1.0%。当服用一种沙坦类降压药出现肌肉骨骼疼痛时,可以试用另一种沙坦类药物。

  5.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主要副作用是心跳减慢和反跳现象(突然停药可引起严重的心绞痛,甚至心脏猝死)。患者应监测心率,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应控制在50~60次/分。停药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整个撤药过程至少用2周时间。

02

如何应对药物副作用

  1. 选择长效降压药物:长效降压药物能够全天候稳定、持续地降低血压,减少血压波动,从而降低不适和风险。例如,缓释硝苯地平片、氨氯地平等药物是常用的长效降压药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适应后再增加剂量,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2. 避免长时间站立:为了减轻低血压的影响,患者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以防止血管扩张导致血压过低。此外,服药后,患者应避免迅速从卧位或坐位转为站立位,以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如头晕、眼前发黑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坐下或躺下,待症状缓解后再缓慢起身。

  3. 选择联合用药和复方制剂:有时,单一药物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或者副作用较为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以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并减少副作用。复方制剂则是将多种降压药物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在一起,方便患者服用,同时也能减少单一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除了上述策略,患者还应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控制血压,减少降压药物使用和副作用的发生。

03

结语

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副作用是常见的现象,但通过合理选择药物、调整剂量以及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大多数副作用是可以控制的。重要的是,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报告任何不适症状,以便医生能够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记住,没有一种药物适合所有人,个体化治疗才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