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池到无人机:食品机器人技术带来医疗环保新突破
从电池到无人机:食品机器人技术带来医疗环保新突破
食品科学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正在催生一场科技革命。从可食用电池到可消化传感器,这些创新不仅有望改善医疗保健和紧急救援,还能减少电子垃圾,保护环境。
去年4月,意大利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马里奥·凯罗尼等人在美国《先进材料》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研制出了世界上首款可充电且可完全食用的电池,并表示可食用电子设备将对胃肠道的监测和治疗,以及食品质量监测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机器食物”项目:突破食物与机器人界限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智能系统实验室主任达里奥·弗洛里亚诺正在进行一项大胆的研究项目:创造可食用的机器人和可消化的电子产品。弗洛里亚诺指出,让食品科学和机器人技术“强强联手”,将对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可食用无人机:应急救援的新选择
“机器食物”团队已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科学家携手,研制出一款无人机,其翅膀是用食用油和巧克力粘在一起的年糕。弗洛里亚诺表示,他们研制出了全球第一款可食用部分达到50%的无人机。这款无人机可用于紧急搜救行动,不仅可用来定位失踪的人或动物,也可运送重要的食品或药品,而且该无人机本身就可以食用,其可食用部分满足联合国提出的危急期间所需食品的标准。
可消化传感器:革新医疗监测方式
该项目团队与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机器人专家乔纳森·罗西特教授合作,开发出了一款可消化的传感器,能帮助治疗或监测肠道疾病。与传统需要排泄或取出的肠道设备不同,这种传感器可以被完全消化,避免了物质残留在体内的风险。
可食用超级电容器:为体内设备供电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教授团队利用海苔、芝士、食用金银泊等食材,制作出了可食用的超级电容器。这种超级电容器既可食用又可消化,能为检测人体内部生理状态的微小设备供电,避免了侵入式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适。
环境保护的新途径
“机器食物”项目还将为解决电子垃圾问题提供新思路。例如,马里奥团队研发的可食用电池,其阳极和阴极分别由核黄素和槲皮素组成,电解液是水基的,分离器由紫菜制成。这种电池在充电完毕后,能在12分钟内提供48微安的电流,足以为小型电子设备供电。
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出了一种可食用的致动器,可将能量转换为机械力,帮助机器人发挥作用。这一突破标志着在实现全功能和可食用机器人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些创新研究展示了食品科学与机器人技术结合的巨大潜力,不仅为医疗保健和紧急救援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还有助于减少电子垃圾,保护环境。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望看到更多这样的智能食品和可食用机器人应用于实际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