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班级成绩分析的策略研究
如何进行班级成绩分析的策略研究
在教育管理中,成绩分析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科学的成绩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可以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如何进行班级成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为班主任,在诸多工作中,考试后对班级成绩的分析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成绩,可以了解班级整体情况和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事实上,学校教育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今后的发展。因此,做好班级成绩分析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
成绩分析的主要内容
统计分析成绩:班主任需要根据花名册,计算学生的总分、各科成绩、排名次(班级名次、年级名次)等。同时,关注本班总分在年级前300、前500、前800名等的学生排名状况,掌握本班学生优秀学生的比重,并进行重点培养对象的选拔工作。
对比分析成绩:班主任需要保存好学生历次考试成绩,从不同的角度统计对比,如历次考试成绩名次对比,与进班成绩对比,与最近成绩的对比等。通过成绩对比,可以看到学生学习成绩的走势。然后用加权法算成绩,所谓加权法就是把历次成绩按一定的权重折合分数或名次,越近的成绩比例越大,最后得出学生在班级和年级的名次,这能更客观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关注特殊学生:关注尖子生、边缘生、学困生、思维有混乱学生、贫困生、单亲家庭学生等考试成绩分析。班主任对学生最熟悉,可以集中会诊部分学生,在学业、思维、家庭、习惯等方面展开。看本班成绩优秀和单科尖子生,以更好地培养本班学科学习榜样,充分弘扬先进模范作用,以整体推动学科成绩再创新高,对特色生、学困生等以鼓励性评估为主,全面挖掘学生的优势,并根据特殊状况(大幅度前进和后退)的学生情况做出原因剖析,以查明成绩改变的主要因素,对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指导,好的方面继续发扬,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
对比分析小组成绩:现在基本每个班级划分有几个学习小组,实行小组内部多方面分工合作,所以在分析成绩时,要充分考虑这一情况,用小组整体成绩平均分比较,和上次考试甚至入班成绩进行比较,看进步大小还是退步多少,进步几个,退步几个,整体评价小组,根据成绩情况分小组进行交流指导,以鼓励表扬为主,可以颁发学科优胜奖、小组进步奖,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魅力及自己的责任,充分调动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对比分析学科成绩:注意和专业老师交流后进行,把本次测试成绩和上次测试分数进行比较,研究本班本专业成绩现状,是进步还是退步,寻找进步明显或者退步较多的孩子,总结剖析问题,取长补短,结合学科老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有班级整体思路和学生培养计划,好的方面继续发扬,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以达到在接下来的教和学中能更有效发力。同时配合学科教师积极做好退步较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法指导,力争下次考试避免同样问题发生。
找出分数背后的原因:分数是过程的总结,对于分数,师生应该共同剖析得失的因素。班主任应和班干部共同剖析班集体总体成绩得失的因素,和班主任共同剖析班集体成绩得失的因素,和课代表共同剖析课程得失的因素,将其总结形成文字。班主任通过以上因素剖析与任课教师共同搜索分析,通过任课教师写出具体、中肯的意见,班主任与老师要学会主动承担责任,提供具体有效的改善办法,例如,在学生没有兴趣的状况下,老师要反思怎样改善教学模式,丰富学习策略。
影响班级成绩的主要原因
学校校风不正、学生职业道德不浓厚:优秀的班风、职业道德是考试的保证。影响优秀的班风、职业道德,产生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一支团结、积极、有使命感的班级管理队伍建设不够,其次诸如班级集体荣誉感不强,班级凝聚力不够,缺乏正量和积极向上的力量,班级管理不严、没有适合班级的规章制度做保证等原因。
缺乏榜样的意识能力:榜样的威力既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一个班集体,没有精神领袖,没有学习本标兵,就没有跃跃欲试的干劲、没有努力拼搏的劲头,没有领头人,班级目标不够明确,班集体就容易迷失方向。
没有抓好问题学生的管理:问题学生管不好,班级秩序就容易混乱,就容易造成其他学生效仿,班级就会经常出现问题,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班级风气不正,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没有做好学科教师之间的协调:班级学生情况不同,特别是大部分学生都不同程度存在偏科现象,对不同学生不同学科需要培优还是需要补差,没有做好分析盲目进行,有时候容易适得其反,班主任要和学科教师沟通,一起研究学生,制订相对科学合理的方案,有的放矢的进行培优补差工作。校长要有全局意识,要及时配合各科老师,大家齐心协力,做好学校自身和班集体整体,成绩可以在幅度提高。
没有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首先学生假期作业完成质量好坏和对学习的态度,对考试成绩必然会有影响,而在家教育的主体是家长,学习需要家长的监督,学习态度需要家长的引导,小学教育唯有在家庭的积极协调下才能扎实而合理,如果父母对小学教育不主动探索协调的途径与手段,或者是袖手旁观,是很难达到理想家庭教育目标的。
改进设想和工作思路
通过对成绩综合全面的分析和影响班级成绩主要原因的分析,看待班级成绩,在具体处理中改进设想和工作思路,综合分析班级状况,发现自己和总结提问,力求克服困难并解决,根据“双目标”任务,制定“一生一策”方案,“明白卡”上墙,紧盯新的临界目标生,稳扎稳打,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绩效能力。
对班集体的分析和对学生的剖析都应该采取全面发展的眼睛,注意到班集体正处在发展之中,每一位学生也处在发展过程中,不要只从学习成绩方面片面分析,也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人特长,不关注学生的成绩不是好老师,仅关注学生成绩也不是好老师,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应能迁移到其它学科。
做为班主任要后续跟进,可依据任课教师提出的措施、策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教学侧重,制订出具体的措并认真落实,每个阶段要有工作重点,完成阶段性任务,与任课教师形成合力,工作要做细做实。每次考试后甚至每个月让学生根据成绩及平时表现写个人总结,对自己进行质量分析,查找优点和不足,适时改进学习态度和方法,以期取得更大进步。通过总结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需求,从而改进教学思路和处理方法。
班主任要对班级的特殊学生进行谈话,包括优秀生、临界生、贫困生、退步生、家庭教育和心理特殊学生,可以分类掌握这些学生在学习、生存、心理健康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与障碍,通过调查,成为班主任的第一手材料,然后形成对重点学生的质性文本,制定措施帮助他们成长。
通过2023年秋期几个月的努力,高二A16班做为一个普通班,入班最好成绩345分距二本线差70多分,期中考试进入本科0人,期末考试二本线上7人,线下15分还有9人,可以说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目标。总之对班级成绩的分析,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要做细做实,从而对接下来的工作更能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措施到位。对班级成绩分析处理,还应该注意重点考虑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协作两个方面,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服务和引领,服务做好教师和学生就少很多后顾之忧,能更好的去教和学;引领做好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就更有激情,学习更能做到事半功倍。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