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外援新政:7人次成标配,弱队享8人次优惠
CBA外援新政:7人次成标配,弱队享8人次优惠
2024-25赛季CBA联赛将迎来重大变革,外援使用政策的调整或将重塑整个联盟的格局。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报道,新赛季CBA联赛在外援政策上将作出重大调整。与以往赛季相比,各队外援的使用次数将显著增加,预计调整为每场比赛4节7人次。而上赛季排名后四位的球队,更是享有4节8人次的外援使用额度,其中最后一节允许同时派遣两名外援上场。
这一政策变化无疑将对外援的质量及其与球队的匹配度提出更高要求,这也将成为决定球队赛季表现的关键因素。同时,外援上场时间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压缩国内球员的出场机会,但这也可能促使他们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加速成长。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赛季开始后进一步观察。
在中国男篮于去年世界杯上表现欠佳后,外界普遍呼吁通过增加外援使用来提升国内球员的竞技水平。许多球员反映,当前国内联赛的竞争强度尚不足以支撑他们的成长需求。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早在上赛季CBA联赛开赛前,中国篮协就已与CBA公司及各俱乐部就此议题展开讨论。虽然当时因赛季临近未能立即实施,但中国篮协随后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率先在NBL联赛中试点类似政策调整。2024赛季全国男子篮球联赛规定,每场比赛最多允许3名外籍球员报名,场上每节及每个决胜期同时上场的外籍球员不得超过2人,而此前的规定为4节6人次。
今年夏天,中国篮协与CBA公司多次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新赛季的外援政策调整。目前最有可能的方案是,新赛季CBA将采用4节7人次的外援使用规则,而上赛季后四名的球队则享有4节8人次的优惠。这一政策相比2023-24赛季的4节4人次和2022-23赛季的4节5人次,变化幅度相当显著。
此次外援政策的放开,势必将对CBA联赛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外援的质量和与球队的契合度将成为决定球队成绩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这也将直接关系到各队在外援方面的投入力度。一些因经营状况不佳而被迫出售核心球员的俱乐部,可能难以在外援市场上投入更多资金,这将直接影响其竞争力。相反,志在争冠或以季后赛为目标的球队,则有望加大在外援方面的投入。
此外,外援上场时间的增加,必然会对国内球员的出场时间造成挤压。这是否能真正促进国内球员的成长,目前尚不明朗。CBA历史上曾有过放开外援政策的先例,但结果并未显著提升国内球员的竞争力,反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外援使用的问题。如今,随着外援政策再次放宽,我们期待国内球员能够在与高水平外援的竞争中,通过日常训练和比赛不断提升自己,争取更多的上场机会。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