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河铁桥:德国人的百年承诺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58: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河铁桥:德国人的百年承诺

黄河铁桥:德国人的百年承诺

在兰州,黄河穿城而过,孕育了这座城市的文明。而在黄河之上,一座铁桥静静地横跨百年,见证了兰州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变迁。这就是著名的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被誉为“黄河第一桥”。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它的前身是明代建造的浮桥,由25艘木船用铁链连结而成,用于沟通中原和西北的交通。清朝末年,由于浮桥经常被洪水冲毁,影响了兰州的经济和军事,当时的陕甘总督升允决定在浮桥旧址建造一座永久性的铁桥。他请来了德国泰来洋行设计施工,并从德国运来了所有的材料。1907年2月至1909年8月,经过两年半的艰苦劳作,黄河铁桥终于建成通车。

黄河铁桥是一座具有浓厚欧洲风格的钢结构拱形吊索式斜拉桥。它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材料,结构牢固、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协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它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兰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铁桥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拱形钢梁,它们分别位于四个跨度的上端,呈半圆形,高度约为桥面的一半。它们不仅增加了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也增加了桥梁的美观性和气势。它们与黄河水面形成了一个弧线对比,与白塔山和金城关形成了一个高低对比,与周围的建筑和自然景观形成了一个色彩对比。它们是中山桥的视觉焦点,也是兰州市的城市符号。

黄河铁桥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吊索系统,它们由钢索和吊杆组成,连接着桥面和拱形钢梁。它们不仅起到了支撑桥面的作用,也起到了装饰桥梁的作用。它们呈放射状分布,像一把把巨大的扇子,或者像一道道彩虹,给桥梁增添了动感和灵动。它们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在夜晚则被彩灯点缀着五彩斑斓。它们是中山桥的结构亮点,也是兰州市的夜景名片。

按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计算,保固期80年。悠悠岁月中,铁桥能够比合同规定的保固期超期服役,谈何容易!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黄河铁桥更名为“中山桥”。1940年,铁桥进行大修。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在兰州战役中,炮弹击中国民党军队正在通过黄河铁桥的两辆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引起大火,致使铁桥南端两孔18节木桥面全部烧毁,一根斜拉杆被炮火击断。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8天9夜的抢修后,铁桥最终修通。

1950年,铁桥的桥墩出现裂缝。西北公路局立即派工程技术人员用钢筋混凝土把裂缝箍上,并严格控制行车速度和载重量。1951年冬,请来苏联专家别路包诺夫考察铁桥,他发现桥架受伤部位及炮弹伤痕以南端两孔最为严重,重车过桥左右摆动是因为载重超过了桥的负荷能力。他提出的方案就是在原桥上加拱架。

当时的交通部核准加固工程费60万元。兰州选调技工116人,雇用普工142人。加固工程从1954年4月1日开工,同年6月12日完工。从此,原本铁桥的梯形平顶钢架变成了现在这样的弧形钢架梁。加固后的铁桥,提高了桥梁刚度,更换了桥面木板,铺设沥青桥面,修葺一新,可以双车对开,载重由8吨增加到10吨。

铁桥加固期间,在桥的下游用牛皮筏子搭设了一座248米长的临时浮桥供行人过河。铁桥中断通行后,又重现起一派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

1981年9月初,服役72年的黄河铁桥遭遇特大洪水。兰州人民奋起抗洪抢险。从西柳沟至桑园峡,沿河百里有5万多军民参加抗洪抢险。工程技术人员连夜拿出了抢险加固铁桥的措施,省市防汛指挥部发出的1号命令中特别提出:流量达到5500秒/立方米时,中山桥实行戒严。经过军民团结奋战,严防死守,第三次洪峰顺利通过兰州。9月16日,洪水开始回落。黄河铁桥安然无事。

历经百年风雨的洗礼,如今的兰州黄河铁桥,已然成为兰州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对于众多兰州人来说,它宛如一位亲切的长者,在黄河畔娓娓道来这座城市的往昔故事与变迁。它以雄伟的姿态屹立在滚滚黄河之上,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见证了兰州的繁荣与进步。如今,它依然与兰州人民并肩而行,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携手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