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的智能正在挑战我们关于大脑和意识的传统看法
蜘蛛的智能正在挑战我们关于大脑和意识的传统看法
蜘蛛的智能正在挑战我们关于大脑和意识的传统看法。在我们身边,这类酷似外星生物的动物,凭借其独特的认知能力,为我们揭示了意识起源的奥秘。
在我们身边生活着一类酷似外星生物的动物:它们长着八条腿,多对眼睛,还能吐丝织网。它们的网轻盈而精致,通常悬挂在屋角或树丛中。没错,说的就是蜘蛛。
尽管蜘蛛拥有这些独特的能力,我们可能还是低估了它们的智慧。在我们眼中,它们不过是略胜机器一筹的无脊椎动物。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蜘蛛的认知能力可以与哺乳动物和鸟类相媲美。对蜘蛛智能的研究,反过来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意识的起源。
高超的织网智慧
蜘蛛在进化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4亿年前。如今,已知的蜘蛛种类超过4.8万种,平均每平方米的土地上约有130只个体。没有它们,农业将难以维系,我们的庄稼可能会被昆虫吞噬殆尽。
蛛丝是一种令工程师们赞叹的材料,其强度超过钢丝。蛛丝由蜘蛛尾部腺体分泌的蛋白质构成,用于织网、攀爬,甚至飞行。
但蜘蛛之所以成为进化的赢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能吐丝,更重要的是它们的高超智能。
大约三分之一的蜘蛛物种会织造圆形的网(因此被称为圆网蜘蛛),这些精美的“死亡陷阱”悬挂在房檐屋角。每一张网都是蜘蛛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从本能上讲,每种蜘蛛都能织出与自己体型和猎物大小相匹配的理想蛛网。但在不同环境中,它们会根据有限的空间或障碍物调整蛛网的形状。这表明,在建网之前,蜘蛛会进行某种规划。
一种假设是,蜘蛛利用丝线作为铅垂线来探测潜在的建网点。在探查时,蜘蛛会在两个表面之间拉起一条水平线,然后在沿途的各个点上下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它们估算空间的大小、所需的丝量以及织造时间。这涉及到构建心理地图的能力。
在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中,构建空间心理地图的能力并不罕见,但在无脊椎动物中却极为少见。尽管蜘蛛的心理地图并不十分详尽,只包括大障碍而不包括小障碍,但这仍然使它们具备一定程度的前瞻和规划能力。例如,圆网蜘蛛能根据腺体中剩余的丝质储备调整蛛网的粗细和结构,以确保不会中途耗尽。它们对天气也很敏感:在低温下,会织出更简单的网,圈与圈之间距离更大,以避免在寒冷中暴露过久。
在网的维护和使用上,蜘蛛更是精益求精。它们会根据以往经验,在最有可能捕捉到昆虫的区域调整丝线的张力。丝线绷得越紧,昆虫挣扎时传递的振动就越强,它们的反应就越迅速。它们还能根据本地猎物的大小调整蛛网的大小。如果猎物触网后逃脱,蜘蛛会布下更粘的蛛丝,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你可以把蛛网想象成蜘蛛的一把竖琴,它们会仔细地“调音”,以奏出最美的和弦。
智慧非凡的跳蛛
当然,蜘蛛的种类繁多,生活方式各异,但即使是生活方式不同的品种也展现出惊人的智慧。以跳蛛为例,这种蜘蛛拥有卓越的视力,最喜欢捕食其他蜘蛛。它通过在环境中潜行来捕捉猎物,为此展现出高超的智能。
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将一只跳蛛放置在水箱中的一座塔上。从这个高度,跳蛛可以看到对面另一座塔上的猎物,以及水面上通向对岸的两条路径,但只有一条能通向猎物。跳蛛看到猎物后,会从塔上下来,直奔对岸的猎物。尽管它从塔上下来后,猎物已不在它的视野之内,但它总能选择正确的路线。在另一项实验中,科学家提供了两条都通向猎物的路线,其中一条较短。大多数跳蛛会选择较短的路线。这些实验表明,跳蛛在工作记忆中有一张心理地图。
过着群居生活的穹蛛
跳蛛甚至能表现出惊讶。在与前一个类似的实验中,科学家在跳蛛看不见猎物时,偷偷更换了猎物,比如将苍蝇换成甲虫。当跳蛛到达猎物跟前时,它会停顿一下——这是感到困惑的迹象。如果跳蛛发现猎物数量与之前看到的不同,它也会停顿。这表明,跳蛛具有基本的数字感。
跳蛛虽然不是“稳坐中军帐”的猎手,但蛛丝仍是它必不可少的生存手段,它经常在狩猎时使用。有时它会临时建一张网,作为俯瞰猎物的有利位置,或先用网捕捉昆虫,然后引诱贪吃的蜘蛛。跳蛛还会侵入其他蜘蛛的网中,拨动蛛丝来模仿被困的昆虫,引诱网的主人离开藏身地,来做它的美餐。为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它似乎通过反复试验来学习如何像被网住的昆虫那样发出振动。
蜘蛛对意识研究的启示
鉴于这些新发现,再加上蜘蛛社交能力的新证据(见拓展阅读:蜘蛛的社交“网”),我们是否可以说蜘蛛也具有复杂意识呢?
大多数研究者将意识视为一个宽泛的范围,从对周围环境的基本心理表征能力(见小贴士:心理表征),到想象力、高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大多数无脊椎动物被认为连最基本的意识都没有,只能像机器一样对环境做出反应。
但蜘蛛构建心理地图的能力以及它们的前瞻和计划能力,似乎反映了它们具有复杂的意识。然而,要知道蜘蛛的大脑通常是非常微小的。例如,大多数圆网蜘蛛的体重在50~80毫克之间,有些甚至小于1毫克,大脑又是其体重的几十分之一。凭这么一个小脑袋,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是一项令人兴奋的新课题。研究蜘蛛的大脑有助于弄清楚,哪些神经构造是意识体验所必需的,以及它们是如何进化来的。
蜘蛛也引发人们思考意识的起源问题。蜘蛛大约在5亿多年前就出现了,远比高级动物出现得早。以前,我们总倾向于在人类的近亲身上寻找复杂意识的特征,但既然这些特征同样存在于蜘蛛身上,那么,意识的出现是不是也可以追溯到那个时候呢?
关于意识的这些谜团,也许蜘蛛能为我们提供线索。
小贴士:心理表征
指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像图画一样形象的,也可以是像文字一样抽象的。
比如,看到眼前一棵树,在我心里就产生了这棵树的一个形象——这就是这棵树的“心理表征”。我还可以对这个形象加工,比如把它想象成有情感的,会说话的……
蜘蛛的社交“网”
我们倾向于认为蜘蛛是孤僻的动物,但也有大约20种已知的蜘蛛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它们在那里对诸如觅食、织网、维护和照顾幼蛛等任务进行分工。这类蜘蛛大多生活在热带地区。
以生活在非洲西南部的穹蛛为例,它的一个群落有多达2000个成员。整个群落由两个蛛丝结构组成:一个是用蛛丝织成的球形结构,供它们生活或藏身;另一个是呈扁平状的网,供它们“狩猎”。当一只昆虫冒险进入“狩猎场”,并振动起来的时候,一些穹蛛就会从藏身地出来,给它注射毒液;昆虫停止振动之后,会有更多的穹蛛出来,把它拖回藏身地。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