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人说的瘦马究竟是什么?为何说古代的瘦马是封建女性的血泪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14: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人说的瘦马究竟是什么?为何说古代的瘦马是封建女性的血泪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曲作家马致远所作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里出现了“瘦马”这个词。原本,这首小令描绘的是一位旅人孤独地骑着一匹瘦马在天涯漂泊的情形,它以景寓情、情景相融合,来体现旅人的孤寂。

在这一小令里,“瘦马”的形容极为恰当,它展现出孤独的行者骑着一匹瘦马独自前行的凄凉情境。在这小令当中,“瘦马”的确是指瘦弱的马,然而在明清之际,“瘦马”可就不单单是指马了,其背后还隐藏着那个时期女性的悲惨辛酸史。

古代有一种女性的身份就叫瘦马

实际上,在古代,“瘦马”代表着一种悲惨的女性身份。古代存在着这样一群女性,她们自小就被拐卖,命运完全不能自主,极其悲惨。被人买走之后,她们从幼时起便会被安排去学习怎样讨男人欢心,而等待着她们的命运便是长大后被明码标价地再次转卖。

从字面来看,“瘦马”自然是指身形消瘦的马。在古代,马贩们惯于低价购入一些瘦弱的马驹,接着由他们将这些马驹养成骏马再对外售卖,价格瞬间就能翻数十倍。那些女孩们就像小马驹一样,幼年时被人以低价买走,经过悉心培育后再以高价卖出,故而古人把她们叫做“瘦马”。

养瘦马究竟源于哪个朝代已无从考证,不过依据史料的记载能够得知,早在两汉之际养瘦马就已经盛行起来了。

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实际上是瘦马一类出身。卫子夫原本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府中的舞姬,她的母亲卫媪也是平阳公主府里的女奴。

在两汉之际,于王公贵族群体里,收养或者购得贫苦人家的女孩来充作家妓这种现象已然盛行。让人对这些女孩进行歌舞等才艺方面的培育,而后在家庭举办宴会之时,令她们展示才艺。并且,这些女孩还会被当作礼物一样,在王公贵族之间相互赠予。

卫子夫便是这般情形,当汉武帝亲临平阳公主的府邸时,平阳公主设筵席来招待汉武帝。筵席进行之中,卫子夫表演歌舞,汉武帝由此对她一眼倾心。在筵席中场休息的时候,汉武帝迫不及待地将卫子夫带到更衣室宠幸了她。

平阳公主发觉弟弟汉武帝对卫子夫极为喜爱,便将卫子夫当作礼物献给了汉武帝。卫子夫也由此扶摇直上,成为了大汉的皇后。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的貂蝉同样是这般情况。貂蝉自小家境贫寒,被卖入司徒王允的府邸成为歌姬。王允垂涎貂蝉的美貌,便借她施展美人计。在一次宴会上,王允先使貂蝉将吕布迷得神魂颠倒,并承诺会把貂蝉许配给吕布;而后在另一场宴会上,又让貂蝉把董卓迷住。王允施展了连环美人计,以貂蝉一人离间了吕布与董卓的义父子关系,最后被激怒的吕布将董卓刺杀。

貂蝉在本质上就类似于王允所豢养的瘦马,能够被用作权贵间人情交往的赠品。不过貂蝉这一人物是在文学作品里虚构出来的形象。

貂蝉与卫子夫这一虚构一真实的人物皆可称作瘦马,不过她们二人较为幸运,皆跟随了王公贵族,特别是卫子夫更是成为一代皇后,在瘦马群体中她们的境遇皆是极为出色的。

在古代历史上,像貂蝉、卫子夫那样的情况屡见不鲜。特别是王公贵族家中所养的歌姬、家妓,都可算作瘦马的一种,只不过在当时还尚未出现“瘦马”这一专门的名词。

一直到唐朝之时,大诗人白居易在家中养了百余名歌姬。后来,白居易在自己所写的诗作里把家中歌姬比作瘦马驹,于是“瘦马”这一称呼就传播开来。到了明清时期,“瘦马”这个词大体上就成了那些命运悲惨的女孩的专属名词。

在明清时期养瘦马卖瘦马已经形成了很完善的灰色产业链

实际上,在明清时期之前,瘦马一直是上流社会里王公贵族阶层用于交际、送人情的礼品,中低层的普通民众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

在中国古代,宋朝之后商业愈发兴盛起来,不少商人凭借经商积累了财富。有句俗语说,男人一有钱就容易学坏。那些中下层的商人手里有了些钱财之后,就总琢磨着变着法儿地玩乐。于是,他们想要按照自身的需求定制专门的瘦马,这样一来,专门找人贩子购买小女孩回来养育瘦马的产业链便应运而生了。

大约在明朝中后期的时候,贩卖瘦马已然构建起了一条十分完备的灰色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里,有专门从事人口贩卖的人到民间去寻找那些出身贫寒但模样清秀的女孩,用低廉的价格从女孩的父母那儿把女孩买过来。

古代有着重男轻女的观念,所以不少穷苦人家的父母为了家庭生计,都会卖掉女儿而留下儿子。除了从穷苦人家收买女孩之外,一些心狠手辣的人贩子还会诱拐女童,趁着女童家人不在旁边的时候把女童拐骗走。

而后,这些人贩子会将女童转手卖给那些专门培养与售卖瘦马之人,其中男性被叫做牙公,女性被叫做牙婆。牙公与牙婆会专门依据收购来的女童自身情况定制培训技能,从而在将来能够将她们卖出一个好价钱。

定制技能培训大体上依据女孩的特质而定,像容貌姣好且聪慧机灵的女孩就会被打造成绝佳的才女类型。

在这个时候,牙公与牙婆会对她们开展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吹拉弹唱之类艺术范畴的培育,并且会传授一些王公贵族常玩的游戏项目给她们,此外还得维持她们苗条的身材。这种近乎完美的才女型女孩在那个时期更易得到王公贵族的喜爱,也更有可能被高价卖出,因而她们是牙公牙婆着重培育和关注的对象。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美女陈圆圆属于典型的瘦马。陈圆圆本名叫邢沅,她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她那有着重男轻女思想的父亲便将她送给姨家去养育,她随了姨夫的姓,这才改名为陈圆圆。后来因为旱灾,姨夫家穷困潦倒,她的姨母和姨夫迫不得已以二两银子的价格把她卖了出去。

后来陈圆圆因容貌极为秀丽,被人贩子当作珍宝,送进苏州的梨园学习曲艺。成年后的陈圆圆不仅美貌绝伦,而且唱功极佳,真可谓色艺双全,在当时的江南地区颇负盛名。

之后,陈圆圆被苏州名士贡修龄之子贡若甫相中。贡若甫耗费三千两银子,从牙公牙婆那里将陈圆圆买了过来。遥想当初卖掉陈圆圆仅仅得到二两银子,经过几年的培养就能卖出三千两银子,由此可见瘦马生意的暴利程度。

只是陈圆圆命运欠佳,贡若甫的父亲贡修龄不允陈圆圆入家门,最终陈圆圆又落入明末崇祯帝的老丈人田弘遇之手,田弘遇把她当作礼品送给了总兵吴三桂,于是便有了后来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之事。

当然,并非所有女孩都具备像陈圆圆那般祸国殃民的美貌。那些容貌与天资稍逊一筹的女孩会被培养为秘书类女助理,牙公牙婆会对她们开展诸如管理账目、社交应酬等商务方面技能的培训,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等艺术方面也会让她们有所接触,只是侧重于商务方面。

那些天资和容貌处于最劣势的女孩往往会被归为家庭主妇的类型。这类女孩根本就不会涉足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之类的艺术知识学习,甚至都不会被允许识字。她们主要接受的是针线活计、煎炒炖煮之类的家务技能训练,她们的类型被明确界定为家庭主妇类型。

因资质有别且所受培养技能各异,这些瘦马最后的出售价格自然也不一样。如同陈圆圆这般堪称完美才女类型的,自然能够卖到三千两银子,然而女秘书类型与家庭主妇类型的却卖不到如此高价,不过这些女子一般也会被以几十两或者几百两银子售出。

当然,不同资质的女孩在被收购时的价格也会相对低一些。就拿陈圆圆来说,当初用二两银子将她买来就已经是极高的价格了,这是因为陈圆圆生来就容貌出众,是天生的美人,而且还十分聪慧。

在那时的行情下,牙公牙婆通常收取资质普通的女孩,仅仅需要花费几百文钱。哪怕最后以最便宜的几十两银子的价格将女孩卖出,把衣食住行以及培养方面的花费都算上,最多也就十多两银子。这样计算的话,即便按照最便宜的几十两银子卖出,牙公牙婆也能获取至少数倍的利润。

将女孩培养好之后便是打算售卖她们了,既然要售卖就必然要有交易的地方,不过这个交易的地方肯定不能是在市场上叫卖。一般而言,瘦马的交易地点都位于极为隐蔽并且环境优雅的地方,牙公或者牙婆会带顾客到此处鉴赏。

客户进入屋内之后,就会一直由牙婆来招待。牙婆往往会招呼一声:“姑娘们,出来见客啦。”

接着,那些等待售卖的女孩会逐个出来站成一排以供顾客挑选,此刻就像在马市挑选骏马似的,顾客会从女孩们的身材、容貌、嗓音、肤色、脚的尺寸等各个方面来挑选自己中意的女孩。

要是被看中了,客户也不能直白地表示就选定她了。一般而言,客户会拿牙婆备好的金簪插到女孩的头顶,这便意味着选中这个女孩了。要是这一批女孩里没有一个被客户看中的,那客户就摆摆手,让下一批女孩进来。要是直至最后客户都没有选中的,通常也都会给牙婆一些小费作为打赏,反正牙婆不会有损失,不管有没有做成生意都能赚点钱。

而被选中并买走的女孩大体上会面临三种结局:

第一种情况是被买回去做外室,被人包养在外面,肯定是无法进入家门的。购买她的男人大多是在有需求的时候找她宣泄一番,平常就像宠物一样被那些有钱有势的男人豢养在一个房子里。

第二种情况是,或许在被买入之后,就被男性当作礼物。先是被其肆意发泄欲望,等玩厌了,便把她们当作礼物转赠他人。这种结局是最为凄惨的,这些女孩最终可能遭受各种各样的虐待,被折磨至死。

第三种情形是,倘若女孩运气好怀了身孕,并且生下了男孩,依照古代的礼仪制度,女孩就能够进入家门做侍妾,然而其在家庭中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会遭受正妻的折磨与刁难。不过,能够嫁入豪门,只要挨到晚年,最终的结局总归会安稳一些。

实际上,那些被人挑走的女孩还不算是特别可怜,最可怜的当属没被挑走的女孩。没被挑走的女孩最终的命运才最为悲惨,牙公和牙婆将她们养了许多年,在她们身上也耗费了大量钱财,总不能白白养着吧。于是,牙公和牙婆为了回本,当这些女孩年纪大了却还未被主顾挑走时,就会把她们卖到妓院来收回成本。想想看,这些女孩最后堕入风尘,那是无尽的悲哀啊。

由于瘦马交易有利可图,于是瘦马产业链中的人便将盈利建立在女性的痛苦之上。特别是在明朝中后期,王公贵族或者富贾豪商都会通过购买瘦马来显示身份,就好像现代人购买宝马、奔驰之类的豪车来显示身份一样。

在清朝之时,购买瘦马的客户群体已然渗透到士、农、工、商的各个阶层。朝廷的官员会购买瘦马,那些读书的举人、秀才同样也购买瘦马,地主阶层也热衷于购买瘦马,富豪商贾就更不用说了,肯定也是瘦马的购买者。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清朝覆灭,在民国的中后期才慢慢消失不见。不过,即便到了民国中后期,仍有暗中从事瘦马产业之人。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人民政府的打击下,瘦马产业才完全从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

瘦马买卖风气最为兴盛之处当为江南地区,而在江南地区,扬州又是最盛行的地方。这是因为扬州盐商极为富有,乃是明清时期富人聚集之地。江南的女子素来以纤瘦清秀著称,加之扬州盐商富甲一方,于是扬州便成了明清时期瘦马的主要交易场所,故而后来也被称作扬州瘦马,这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所以说,瘦马本质上就是封建时期女性充满血泪的历史,是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重男轻女这种残酷的人吃人的现象的体现。

在封建时期,贵族阶层特别突出,他们自认为是诵读圣贤典籍之人,开口闭口都是仁义礼智信。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却让瘦马产业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常言说得好,若不存在买卖行为,就不会产生伤害。倘若没有这些贵族和富商们作为买家的需求,那么就不会有售卖的一方。所以,追根溯源,正是这些贵族和富商致使瘦马女孩们陷入悲剧性的人生。由此不难看出,封建社会统治阶层那虚伪的面目。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来描述古时沦为瘦马的女子们是再合适不过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