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设计基础计算公式
电池设计基础计算公式
电池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材料特性、电极结构、电池组装方式等。同时,还需要确保电池能满足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性能指标。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池设计中常用的基础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电池性能。
电池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隔膜、溶剂、电解液等材料的化学性质、物理结构,还要考虑电极结构、电池组装和封装方式等,如图1所示。设计过程中,还必须确保电池能满足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性能指标。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电池设计也在不断地演变和优化,这使得设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图1 电池设计及其影响因素
电池厂都有一套自己的电池设计工具,比如小厂或者科研人员一般采用EXCEL形式的电池设计表来设计电池参数。设计过程中涉及许多基础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是理解和优化电池性能的关键。今天分享一些常用的电池设计计算公式:
电池质量计算
电池质量由多个组件的质量组成,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电池总质量:m电池质量=∑(m组件)=m负极极片+m正极极片+m隔膜+m电解液+m电池部件
- 负极极片质量:m负极极片=n负极⋅(m负极集流体+m负极涂层材料)
- 正极极片质量:m正极极片=n正极⋅(m正极集流体+m正极涂层材料)
- 隔膜质量:m隔膜=n隔膜⋅m单片隔膜
- 电池部件质量:m电池部件=m电池壳主体+m电池极耳
其中,n负极/正极表示电池中负极或正极的数量,n隔膜是隔膜的层数或数量,V电解液是电解液的体积,ρ电解液是电解液的密度。
电解液的体积根据涂层孔隙率ε计算,涂层混合物的真密度为:
裁切一定面积S的极片样品,测量其厚度、质量,计算涂层表观密度(或称压实密度):
极片涂层的孔隙率计算方法为:
相对应的,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等组分的体积分数同样可以计算:
那么,涂层中固体颗粒的体积和电解液(孔隙体积)为:
Vsolid是涂层中固体的体积,Vliquid是涂层中电解液的体积,即孔隙体积,Vbulk是电极涂层表观体积,即电极涂层面密度除以涂层厚度。
电解液是由溶剂和锂盐组成的,假设各组分混合溶解之后体积不会变化,有:
电解液体积是正负极涂层的孔隙体积和隔膜孔隙体积之和,考虑到注液量需要一定的盈余量,设定电解液体积过量系数f,则电解液体积为:
式中,n表示正、负极电极的数量和隔膜的层数,最终,电解液的质量,或者固体组分的质量,可以根据密度和体积计算,即:
电池能量计算
活性材料的理论克容量为:
z: 参与反应的电子数,对Li+,z=1;F: 法拉第常数(96485 C/mol);MAM: 活性材料的摩尔质量。实际上,理论容量不会完全发挥,利用率为Δx,则材料实际克容量为:
其中Δx是实际的最大嵌锂SOC和最小SOC之间的差值,对于石墨,如下式所示
电极涂层中,活性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wt%AM,则有涂层的实际克容量为
电极涂层的面容量为:
对于涂层尺寸为w*h的双面涂层电极,单个极片的涂层面积为:
电池中,一般正极极片面积小于负极面积,正极或负极极片总涂层面积为单个极片面积乘以极片数量(#electrode*Abulk),计算电池容量时所用的总涂层面积为正负极之间最小的面积,即:
电池容量为涂层面容量乘以涂层总面积,即为:
而电池的电压根据正负极材料的开路电压曲线计算,电池开路电压与SOC的关系为正极材料平衡电势减去负极材料的平衡电势,即:
如图2所示电池开路电压曲线是在正负极材料匹配过程中的曲线,电池额定电压可以根据电池开路电压曲线积分获得:
图2 电池开路电压曲线示意图
那么,电池的能量就是额定电压和电池容量的乘积,即:
根据正负极的容量匹配,我们可以计算正负极涂层的厚度t,正负极涂层厚度比为:
如图3所示,实际电池设计以叠片电池为例,电芯的厚度tES是所有正负极极片和隔膜厚度之和,一般正极极片数为n,则负极极片数量为n+1,隔膜层数为2n+2。
图3 叠片电池设计过程
正极或负极极片的厚度就是涂层厚度*2加上集流体厚度,为:
隔膜的宽度和高一般和电芯尺寸相同,隔膜对负极极片有一定盈余,负极对正极有一定盈余,根据盈余设计值,即可计算正极或负极极片的宽高尺寸。
评估电池性能的输入参数
评估电池性能时需要的输入参数主要包括:
- 材料特性参数:
- 活性材料的摩尔质量和可用锂化程度。
- 活性材料和电解液的密度。
- 电极材料的孔隙率和粒径分布。
- 导电添加剂和粘合剂的性质。
- 电化学参数:
- 电极材料的开路电势(OCP)与锂化/脱锂化状态的函数关系。
- 电解液的电导率和导电盐的扩散系数。
- 电荷交换反应速率常数。
- 几何和组成参数:
- 电池单元的物理尺寸,包括电极的厚度、宽度和高度。
- 电极堆的层数和每个层的配置。
- 隔膜的尺寸和数量。
- 电池外壳的尺寸和材料。
- 操作条件参数:
- 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
- 电池的充放电倍率(C-rate)。
- 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要求。
根据以上这些计算公式,常用的电池设计工具包括: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