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澳门演唱会圆满收官,将返新疆开唱并持续助力家乡发展
刀郎澳门演唱会圆满收官,将返新疆开唱并持续助力家乡发展
“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澳门站的演出完美收官,“刀郎旋风”未至,濠江已是一片欢腾。不仅澳门文旅官方专门提前发布了以刀郎名曲《爱是你我》作为背景音乐的宣传短片,门票出现9秒售罄的新速度,来自全国各地的歌迷们接机热情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从成都到广州、再到南京、澳门,“刀郎现象”火遍神州大地。这位从新疆走出去、艺名和演出曲目都打上浓厚“新疆烙印”的草根歌手、传奇音乐人,从未忘记自己的第二故乡。刀郎在10月12日南京演唱会现场就公开宣布,将会把收官演唱会安排在新疆。
当下被舆论热捧为“人民艺术家”的刀郎,是当之无愧的德艺双馨。8月30日,在四川资中举办的“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在线演唱会,超5,200万人在线观看,点赞数超6亿,创造了音乐人的新纪录。更令人称道的是,刀郎将当日所有打赏2,600多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全部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赠给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用于“守护新疆儿童成长”项目,以支持新疆有需要的儿童少年全面发展。
捐赠在线演唱会收益 守护新疆儿童
当下被舆论热捧为“人民艺术家”的刀郎,是当之无愧的德艺双馨。8月30日,在四川资中举办的“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在线演唱会,超5,200万人在线观看,点赞数超6亿,创造了音乐人的新纪录。更令人称道的是,刀郎将当日所有打赏2,600多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全部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赠给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用于“守护新疆儿童成长”项目,以支持新疆有需要的儿童少年全面发展。
“草根艺人”新疆成名
翻看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的歌单,除了近年创作的《弹词话本》《山歌寥哉》专辑中的新歌,其传唱度极高、现场大合唱最热烈的作品,如《冲动的惩罚》《新阿瓦尔古丽》《喀什噶尔的胡杨》《西海情歌》《2002年的第一场雪》等,几乎都是在新疆创作完成的。1996年进疆之前,刀郎以本名罗林“行走江湖”。作为键盘手和幕后创作者,他先后在内江、成都、海南组过乐队,直到认识了新疆姑娘朱梅(现任妻子)并远赴大西北。
那个时候的他清瘦腼腆,在新疆浓厚的民间音乐氛围里发奋努力,直到2000年开启了从幕后走向前台、从默默无闻到声名乍起的人生转折。据他当时的朋友、时任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政治部文工团乐队指挥的石明回忆,当时团里正策划编排歌舞剧《艾德莱斯情思》以参加全军汇报演出,这台剧目以新疆民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为舞台背景音乐,石明设计在舞剧结束、音乐停止时,由一位歌手清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第一段歌词。然而,录制3天,男女歌手换了五六位,效果均不理想。最终,罗林根据自己对石明创意的理解,试录了一首,方解燃眉之急。这部舞剧在当年全军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给了罗林极大的信心,由此开始成为集弹、写、唱于一身的音乐人。
“刀郎”之名源自非遗艺术
现任新疆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新疆流行音乐学会会长的石明,见证了罗林从发行第一张专辑《大漠情歌》时的反响平平,到发行3个月就有10万多张销量的第二张专辑《西域情歌》,再到主打《2002年的第一场雪》、初次迎来巅峰的第三张专辑。也正是从2004年发布这第三张专辑开始,罗林正式启用“刀郎”作为艺名。这个艺名源自他在天山南北采风时接触并为之钟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木卡姆”。
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发行不到一周就红遍了大江南北。神州大地无数的KTV、的士、沿街商铺甚至公共厕所,都轮番播放着专辑曲目。奇怪地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神秘的“刀郎”成为众多乐迷心中的疑惑和向往。
2004年,张艺谋导演在宣传新电影《十面埋伏》时,邀请刀郎到北京工人体育馆助阵,他戴着标志性的鸭舌帽演唱了《2002年的第一场雪》,从此进入主流音乐视线。
同时,新疆也收获了一张不期而至的文旅名片。当年的外地游客来到乌鲁木齐,首先去的打卡点就是“八楼”(新疆昆仑宾馆)的2路公交车站。随着乌鲁木齐的城市发展,时至今日,2路公共汽车早已被更为便捷快速的BRT2号线和地铁1号线取代,但依然保留了2路公交站牌和“八楼的记忆”。
“新疆永远是我歌唱的主角”
“一夜成名”的巨大成功也将刀郎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年互联网言论的野蛮生长、业界既得利益群体的刻意打压,让刀郎时常处于“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无奈与苦涩之中。2011至2012年,他在全国各地连续举办八场“刀郎—谢谢你 全国巡回演唱会”,并以香港红磡体育馆的告别演唱会为标志,再次淡出公众视野。
2017年隐居在苏州的刀郎偶尔被自媒体拍到,人到中年的他,已不再戴标志性的休闲帽,但依然热爱音乐。2020年起,刀郎先后推出新专辑《弹词话本》《如是我闻》《世间的每个人》《山歌寥哉》。其中,2023年7月首发专辑《山歌寥哉》中的《罗剎海市》再次创下中国音乐人全媒体平台播放量的新纪录。载誉归来的刀郎依然选择了低调。他说:“从2012年开始,就一直在构思写一套关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流行音乐三部曲,已完成的有弹词、山歌,后面还有三张专辑的计划。接下来将用大量的时间去做田野调查工作、去积累和思考,趁着如今自己还能写、还有创作激情,希望能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对于新疆,刀郎表示:“无论走过多少地方,对于新疆的爱和歌唱,从不曾改变。”“所有的赞美中,新疆人的赞美更重要。” “在新疆有很多像我一样的新疆人,热爱新疆,热爱这里的人们。我可以用音乐来表达这一切,这是我一生的荣耀。新疆永远是我歌唱的主角。”
从自然风光到民生百态
刀郎歌曲新疆风情浓郁
浓郁的新疆风情是刀郎音乐作品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新疆的地理景观、民族器乐、民俗风情、传统文化、民众生活是常见的主题。早年间,刀郎就曾翻唱过许多经典新疆老歌,如《新疆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草原之夜》等,同样的歌曲,经过他略带沙哑沧桑嗓音的演绎,被再度火热传唱。
而在刀郎个人原创作品中,《2002年的第一场雪》《关于二道桥》《五一夜市的兄弟》《情人》《冲动的惩罚》《守候在凌晨两点的伤心秀吧》等唱遍了乌鲁木齐的民生百态;《喀什噶尔胡杨》《西海情歌》等,则是对南疆喀什、北疆赛里木湖等自然风光的深情演绎;《艾里甫与赛乃姆》《新阿瓦尔古丽》《手心里的温柔》则直接取材于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传说,和哈萨克斯坦族同胞的传奇人生故事。《奇台三十里》则表现了当年”十万湘女上天山”支持新疆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
个人艺术生涯早期,刀郎还创作演唱过《麦趣尔之恋》《肖尔布拉克》等表现新疆蛋糕烘焙行业、地产特色白酒的广告性质歌曲。如今他在公开场合已极少演唱这类歌曲,但已成为记录新疆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草根艺人成长历程的脚注。
携手歌迷颂“兵团”
谈到新疆,话题自然离不开国家“安边固疆的战略力量”、国内仅存的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今年恰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近日由刀郎作曲并演唱、以兵团光辉岁月为题材的歌曲《召唤》,在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被网民“怒赞”。这是刀郎演唱作品中难得一见的题材,也是刀郎为数不多由歌迷参与创作的歌曲之一,词作者“梦回博乐”是刀郎的歌迷。“戈壁荒滩,风沙扑面。暮色苍茫,拓荒征途漫漫。戍守边关,无悔无怨,沙海浩瀚筑起生命防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响应党中央“召唤”,十万解放军指战员铸剑为犁,“征战”荒原,建设新疆。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兵团人扎根沙漠周边、风头水尾,在戈壁荒漠上兴建家园,开创共和国屯垦戍边伟业。
曾在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工作过30多年的齐国元说,他很喜欢刀郎这首歌,“听到它,彷佛回到了第一代兵团人‘戈壁滩上建花园’的激情岁月。”不少新疆网友也表示非常喜爱这首歌:”听得我热血沸腾””期待刀郎在新疆演唱会再唱”……
提携年轻歌手,推动新疆音乐传播发展
新疆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石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故著名民族音乐家王洛宾为新疆歌曲走向世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果没有他的改编,《达阪城的姑娘》等新疆民歌也不可能传播得这么远。“刀郎也有这个特色,他善于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融入新疆元素。刀郎的音乐风格对新疆流行音乐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不仅推动了新疆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也为新疆流行音乐的创新和多元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而在互联网舆论圈对刀郎的正面评价中,“不遗余力扶持年轻人”“甘做绿叶”也是得到互动与反响较多的。在“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上,观众可以见到21岁的新疆姑娘迪丽娜尔阿依·阿卜来提演奏维吾尔族传统乐器萨塔尔,来自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乐团的买买提依明演奏新疆民族乐器弹拨尔,出生于新疆昌吉、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年轻歌手赵天蔚为刀郎伴唱……而在南京站演唱会现场,刀郎亦亲自为年轻歌手徐子尧伴奏,两人联袂演出专为南京城献上《绣红旗》,这些都让人感受到刀郎对新疆乃至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传承和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