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49.9元套餐到7999元玩偶:双十一“饥饿营销”下的消费冷思考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6: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49.9元套餐到7999元玩偶:双十一“饥饿营销”下的消费冷思考

2024年双十一前夕,霸王茶姬推出“CHAGEE好朋友1+1套餐”,内含一杯饮品和一个类似Jellycat玩偶形象的毛绒杯盲盒,售价49.9元。由于玩偶周边大受欢迎,该套餐在多地门店火速售罄。在某闲置转售平台上,单个10cm左右的毛绒杯玩偶出价集中在50-70元区间,单个45cm大小的毛绒抱抱杯盲盒出价集中在60-100元区间,均高出原套餐正价。数据显示,该霸王茶姬玩偶盲盒最近成交已超过300单。

这一现象并非个例。在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其中“饥饿营销”成为商家常用的手段之一。所谓“饥饿营销”,就是通过人为制造商品稀缺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种营销手法在双十一期间尤为常见,因为双十一本身就是一个消费高峰期,消费者购物热情高涨,更容易受到营销影响。

01

“饥饿营销”的典型案例

Jellycat是“饥饿营销”的典型代表。这个源自英国的毛绒玩具品牌,通过推出限量玩偶、开设主题咖啡店等营销手段,成功俘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心。2023年双十一期间,Jellycat力压迪士尼,成为天猫毛绒布艺品类销售额排名第一的品牌。其热销产品邦尼兔毛绒玩偶,价格从129元至1999元不等,即便如此,仍经常出现缺货情况。更令人惊讶的是,Jellycat的特大号系列玩偶,如140cm的奥德儿章鱼玩偶,售价高达7999元/只,仍有超1千人加购。

除了Jellycat,Labubu也在东南亚市场刮起了一阵“Labubu”飓风。这个由中国泡泡玛特推出的IP,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营销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粉丝。韩国女团BLACKPINK成员Lisa多次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Labubu,泰国公主思蕊梵也将Labubu挂在爱马仕包上,与顶奢品牌同框亮相。

快闪活动是“饥饿营销”的另一种常见形式。2024年4月,上海静安大悦城推出的Chiikawa x Miniso主题快闪,首日10小时销售额便高达268万元,全展期39天销售额更是超过2610万元。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举办的“TNT特攻队”主题快闪,5天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创下国内潮玩快闪的销售纪录。

02

“饥饿营销”的负面影响

然而,“饥饿营销”并非总是带来积极效果。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网络直播带货的调查显示,直播带货存在夸大商品效果、不文明带货、商家信息展示不齐全、退货难和销售“三无”产品等问题。这些现象在双十一期间尤为突出,消费者在面对各种促销信息时,容易失去理性判断,冲动消费。

03

专家建议和消费者注意事项

面对“饥饿营销”,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双十一”消费提示给出了具体建议:

  1. 选择正规平台:首选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不被明显低价所误导,不轻信库存紧张等诱导式营销和剧本式营销。

  2. 了解优惠规则:各类商品营销方式层出不穷,如折扣、满减、赠品等,消费者购物时要了解各类商品优惠券、红包、预付定金等使用条件、方法,规避消费陷阱和风险。

  3. 保护个人信息:以返利引导消费者快速作出好评,难以保证评价客观、真实,后续消费者无法获得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这扰乱了平台评价机制,涉嫌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同时,近年来,各类扫码获利所引发的投诉不断增加,众多活动在扫码后需要填写真实身份,手机号码等信息,消费者个人信息不知不觉泄露,这给后续工作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4. 谨慎点击陌生链接:不要随意点击非官方的短信、朋友圈、陌生网页、弹窗邀请、搜索引擎等推送的高额返利、红包、中奖付费等消费链接、二维码、广告,谨防因信息泄露导致资金安全风险。

  5. 理性消费:双十一期间,消费者要理性选择商品,不盲目下单,也不要因为各种促销诱惑冲动消费,特别是不要囤积食品类等有保质期限的商品。不盲目跟风网红主播,应时刻保持理智,按需消费、理性消费。

  6. 验货后再签收:消费者在收到商品时应注意验货,特别是购买贵重物品、易碎物品等应当场查看,商品是否有破损,商品型号、规格、款式、颜色等是否与订单一致,确认无误后再签收。如果商品损坏或与约定不一致可拒绝签收,并及时联系商家退换货。如没有收到货物,消费者要注意查看快递信息,有问题及时联系商家或快递公司。

  7. 保留消费凭证:消费者网购时要提前了解退换货政策,要有存证意识,妥善保留购物发票、订单信息、聊天记录、商品宣传广告等相关凭证作为消费维权证据,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先与商家协商,若协商不成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双十一期间的“饥饿营销”现象,既体现了商家的营销智慧,也考验着消费者的理性判断。面对各种促销信息,消费者应保持冷静,理性对待各类促销信息,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陷入消费陷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双十一带来的购物乐趣,同时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