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保护+文旅融合,泉州古建筑焕发新生机
立法保护+文旅融合,泉州古建筑焕发新生机
泉州,这座被誉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历史名城,以其22处珍贵的古建筑遗产,向世人展示了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建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保护挑战。
泉州古建筑的历史价值
泉州的22处古建筑遗产,包括开元寺、清净寺、洛阳桥等,它们不仅是泉州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宋元时期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窗口。这些古建筑不仅展示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还反映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共存。例如,清净寺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见证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辉煌历史。
泉州古建筑的保护现状
然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诸多威胁。自然侵蚀、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当开发、以及人为破坏,都对古建筑的保存构成了严重挑战。据统计,泉州古城内有历史文化街区4个、世界文化遗产8处、国家级文保单位8处、省级文保单位11处、市级文保单位40处,每一处都需要精心呵护。
泉州古建筑的保护措施
面对这些挑战,泉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例如,通过立法保护文化遗产,制定并实施《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规,为古建筑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创新性地采用“微更新、微扰动”的保护方式,避免大拆大建,保持古城的历史风貌。
此外,泉州还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新模式,通过开发“世遗文物游”“活态文物游”等主题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古建筑的魅力,增强保护意识。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让古建筑“活”起来。
保护泉州古建筑,我们能做什么
作为普通市民,我们也可以为保护泉州古建筑贡献自己的力量。比如,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古城文化的传播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身边的古建筑,不随意破坏;支持和参与相关的文化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古建筑保护的重视。
泉州古建筑是泉州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保护好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