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补硒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证实:补硒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硒元素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24年第46届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大会上,新西兰梅西大学的Gil Hardy教授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硒元素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潜力。
什么是硒元素?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Se。1973年美国学者发现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要组成。同时期,中国克山病防治研究组发现缺硒是克山病流行的主要原因,补硒能有效地预防克山病急性发作,首次证实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
硒元素的作用机制
硒是多种抗氧化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著名的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s)。GPXs的作用是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研究表明,硒缺乏可能导致GPXs活性下降,从而增加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过程和抗氧化防御机制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ROS自由基过量积累,从而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硒作为GPXs的关键组成成分,在减轻氧化应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能够帮助清除这些有害的活性氧自由基。多项研究表明,血清硒水平与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呈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较高的硒浓度可能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有关。
补硒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潜在益处
Gil Hardy教授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在危重症患者群体中观察到普遍较低的硒含量,并且这种低硒状态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特别地,在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分析中,发现在发病后的48小时内,其血清硒水平迅速降至正常值以下。SUSTAIN 亚组的数据同样显示,在脑卒中发作前,患者已经表现出硒及GPXs活性偏低的现象。因此,补充硒可能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结局。
此外,一项涉及9名危重病患的小规模临床试验表明,给予高剂量亚硒酸钠作为补充剂可有效提升患者体内的硒浓度及其GPXs活性,而且这一变化趋势与病情缓解相吻合。
如何科学补硒?
成年人每日摄入硒的最高限量为400 μg/d。儿童和青少年每日摄入硒的最高限量则更低:4-6岁、7-8岁、9-11岁、12-14岁和15-17岁人群分别为120 μg/d、150 μg/d、200 μg/d、300 μg/d和350 μg/d。如果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需要补硒,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来确定。对于缺硒人群或者贫硒地区的人群,则可通过合理服用硒补充剂、硒生物营养强化产品等途径来提高硒的摄入量。
总之,补硒最重要的是根据身体需要,缺多少补多少,定量补充。切不可盲目加入“补硒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