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新指南:60岁以上禁用,40-59岁需谨慎
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新指南:60岁以上禁用,40-59岁需谨慎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用药物,具有解热镇痛和心血管保护等多重作用。然而,你知道吗?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带来诸如胃肠道反应、出血倾向增加、过敏反应和肾脏功能受损等副作用。特别是在特定人群中,如胃溃疡患者、血液凝固障碍者、哮喘患者、儿童和孕妇,使用阿司匹林需格外小心。了解这些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最新指南: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2022年4月,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USPSTF)基于最新循证研究结果更新并发布了《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推荐声明》。该指南对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使用提出了新的建议:
- 适用人群:≥40岁、无心血管疾病症状或体征、无高出血风险的成年人
- 推荐意见:
- 对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40~59岁成年人,是否启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因人而异,应该基于医患共同决策,权衡潜在益处和危害后进行个体化决策(C级推荐)
- ≥60岁成年人:不推荐启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D级推荐)
CVD风险评估
采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的汇集队列方程(PCE)估测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该公式考虑了年龄、胆固醇水平、收缩压水平、降血压治疗、是否合并糖尿病和吸烟状况,并将心血管疾病的结局如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缺血性卒中和卒中相关性死亡作为结果。
出血风险评估
无论是否使用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和出血性卒中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他出血危险因素包括男性、糖尿病、胃肠道疾病史(如消化性溃疡)、肝病、吸烟和血压升高;以及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激素和抗凝药物的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在决定启动或继续阿司匹林治疗时应考虑以上危险因素。
医患共同决策
研究表明,即便是对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40~59岁人群,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净获益很小,因此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偏好,推荐进行医患共同决策。对于更关注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建议启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而对于更担忧出血风险或者每日服药负担的患者,不建议启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推荐剂量
低剂量(≤100mg/d)和其他剂量(50~500mg/d)的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益处是相似的,目前美国临床实践中常用的剂量是81mg/d。
停药年龄
没有出血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很少发生出血事件。对于已经开始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如果没有出血事件,净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增加。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出血风险逐渐增加,净收益会逐渐减少,考虑在75岁左右停止使用阿司匹林。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未经咨询临床医生不应擅自停用。临床医生需要考虑年龄、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出血风险、患者自身意愿以及服用阿司匹林的原因,决定是否继续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及管理
尽管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副作用不容忽视。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出血倾向、肝肾损害和过敏反应等。
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阿司匹林常见的副作用,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或出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前应根除幽门螺杆菌。有轻度胃炎的患者如果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地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出血倾向
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风险,包括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一项纳入10项研究的荟萃分析(n=119130)显示:阿司匹林(≤100mg/d)使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58%。另一项纳入1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n=134470)显示:阿司匹林使颅内出血风险增加了31%。小剂量阿司匹林没有增加致死性出血性卒中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60岁的成年人,出血绝对风险以及出血造成的危害显著增加。由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试验中观察到的致命性胃肠道出血数量非常少,且报道不一致,阿司匹林是否增加致命的胃肠道出血风险尚不明确。
肝肾损害
高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引发肝功能异常或加重肾脏负担。因此,长期使用时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皮疹、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
- 60岁以上人群: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因为出血风险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
- 孕妇:孕早期和晚期使用可能增加流产或胎儿发育问题
- 儿童:可能增加雷氏综合征风险
- 哮喘患者: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 血液凝固障碍者:出血风险更高
正确使用阿司匹林的建议
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阿司匹林,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遵医嘱用药:服用阿司匹林前应咨询医生,尤其是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有胃肠道或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定期监测健康状况,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滥用药物。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合用时需谨慎,如布洛芬、华法林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服药期间不饮酒:酒精可能加重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伤。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系列等,一旦出现出血、肝功能损伤等情况,可以尽早发现。
注意服药时间:根据阿司匹林的不同剂型,服用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肠溶片需要在餐前30分钟服用,而普通片则在饭后服用。
控制饮食:饮食上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一些不好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不要随意停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如因某种原因(如手术、拔牙、出现出血或过敏、不遵医嘱等)突然停药,会使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尤其是血栓风险高的患者。研究表明,停用阿司匹林10~30天与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增加有关,停用阿司匹林是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停用阿司匹林也可导致急性血栓事件增加。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停药应十分慎重,请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
阿司匹林是一种多功能药物,在合理使用下可带来显著益处,但也需要关注其潜在风险。通过了解其副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