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珠海创新“猎音行动”:群众自治破解广场舞扰民难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8: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珠海创新“猎音行动”:群众自治破解广场舞扰民难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场舞、广场卡拉OK成为广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但由此产生的噪声扰民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平衡参与者和周边居民的利益,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一道难题。珠海市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出一条多方共赢的解决之道。

近年来,广场舞、广场卡拉OK等活动因其娱乐性和社交功能而广受欢迎,但随之而来的噪声问题也给周边居民带来了困扰。在珠海市香洲区华发健身广场,晚上7时30分,各种乐器的声音不绝于耳,舞曲、歌曲混杂在一起,在广场上空回荡。不少散步的市民和附近居民虽然意见很大但也无可奈何。

针对这一问题,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创新推出了“猎音行动”管理模式,通过“以群众管理群众”的方式,让广场舞参与者成为治理力量,实现了从服务对象到工作力量的转变。这种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噪声扰民问题,还凝聚了群众力量,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

香洲区政协委员禹华超表示,治理广场舞噪声扰民,既需要做好“堵”的工作,也需要有更多“疏”的办法。一方面,要给“斗大声”立规矩,通过多部门联合开展“斗大声”噪声污染专项治理,对每一起公共场所娱乐健身噪声扰民,都要根据情节作出严厉惩罚,在持续高压态势下,广场舞噪声扰民现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当然严堵同时还应适当疏导,比如政府部门应加大公共娱乐设施及场地建设的投入,对公共设施进行有序开放,丰富民众的娱乐生活,并为广场舞爱好者提供适宜的场地。

珠海传媒集团首席评论员李勇智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对公共设施进行有序的开放,丰富民众的娱乐生活。给这些广场舞、广场卡拉OK提供场地,在合适的地方给健身的群众这些提供一个适应的场所,比如在社区文化中心里面可以找到跳舞唱歌书法等等各类场所,但问题是这些场所是有限的,而且是远远不足,所以对解决广场卡拉OK扰民现象来说,一是挖掘现有的一些场景设置的潜力,提高利用效率,通过延长开放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能够转移到专业场所里面去活动。另一方面,确实我们要根据法律法规,对噪音扰民进行严格惩处。首先要立规矩,相关部门要联合开展噪音扰民治理,要对每一起公共场所的娱乐健身噪声扰民根据情节做出相应的惩罚,在持续高压的态势下,这种噪音扰民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珠海市还出台了《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24-2025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公众场所噪声监管,细化公共场所管理要求。要求由市公安局牵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各区政府(管委会)按职责分工配合,加强市民自发性健身娱乐降噪引导,2025年底前,协调督促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公园管理中心等公共场所管理者履行管理责任,出台市民开展广场舞等自发性健身娱乐活动规范指引。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当合理规定娱乐、健身等活动的区域、时段、音量,通过推广使用无线耳机或定向音响设备、登记备案活动团队等方式引导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规范娱乐健身行为,可采取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等措施加强管理,鼓励建设广场舞视频监控预警设备。2024年起,针对噪声扰民报警和投诉居高不下、使用处罚手段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区域,开展联合专项治理活动。

禹华超委员强调,法律面前,城乡居民是相互平等的,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是由居民共享的。广场舞噪声扰民入法,也是希望跳广场舞的居民加强自律,换位思考,自觉处理好广场舞扰民问题,同时也是希望其他居民不要擅自破坏和影响广场舞者的情绪,凌驾于法律之上。靠共治、善治和法治舞出“广场”的和谐,广场舞再也不用贴上扰民的标签,公共社会环境会更美、更好、更值得留恋。 法律规定,居民区的噪音标准在45分贝-55分贝之间,这个标准相当于两个人在房间里说话,互相能够听清楚的一个音量,而超过这个音量,就可以算作噪音扰民了。当我们遇到生活噪音时,一般可以先行尝试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如沟通无效,噪音继续发生,那么在个人收集证据的同时,也可以拨打“110”或属地派出所的电话报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