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化工厂:长寿区的三线记忆
长风化工厂:长寿区的三线记忆
重庆市长寿区,这座拥有七千年文明史的古城,如今又添新名片——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长风化工厂静静地诉说着一段关于三线建设的辉煌历史。
三线建设中的“隐形功臣”
1966年,原化工部批准在长寿区黄桷岩区域建设长风化工厂。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军用化学品生产基地,长风化工厂承载着那个年代的激情与梦想。
三线建设,是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中国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国防工业建设。在那个“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年代,数十万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管理干部,从沿海城市迁往内地,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奉献青春。
长风化工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生产了我国第一块氯丁橡胶,还成为部分军用化学品的唯一定点生产企业。厂区被周边小型山体围合,完整保留了整套工厂设备和建筑,以及环境要素,是三线建设时期西南地区重要的军用化学品生产基地。
从“黄桷岩”到“长寿经开区”
随着时代的变迁,长风化工厂也经历了从辉煌到转型的历程。2011年,上海华谊涂料有限公司成立,根据上海市产业布局调整要求,将上海振华造漆厂、上海新华树脂厂、上海造漆厂、上海长风化工厂等企业的现有及将来发展产品为基础,建设智能化绿色工厂。长风化工厂的“长风牌”助剂也于2020年正式转入华谊涂料生产。
这次搬迁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转移,更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新厂区位于上海金山区碳谷绿湾产业园区,总投资4.67亿元,占地面积77304.3平方米,主要生产“飞虎牌”卷材及工业涂料、“眼睛牌”工业涂料、“叶子牌”树脂和“长风牌”助剂等产品。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也为长寿区的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业遗产的新生
长风化工厂的老厂区虽然已不再生产,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却日益凸显。2024年,长风化工厂获得市级工业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授牌,成为长寿区工业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厂区内的5处历史建筑、22处传统风貌建筑、28处生产装置,以及广场、围墙、堡坎、梯步、桥梁、大树等多种历史环境要素,都被完整保留下来。这些工业遗产,不仅见证了中国三线建设的历史,也成为了长寿区独特的城市记忆。
从“锈带”到“秀带”的蝶变
近年来,长寿区积极探索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将长风化工厂打造成集工业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厂区内的老设备、老厂房被改造成博物馆和展览馆,通过全息投影、AR互动等科技手段,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场景。同时,这里也成为影视拍摄的热门取景地,《奔腾年代》《百炼成钢》等电视剧都曾在此取景。
展望未来: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作为长寿区获批市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长风化工厂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未来,这里将开发更多工业旅游衍生品,丰富线上线下消费场景,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大国重器、感悟民族精神。
长风化工厂,这座见证了中国三线建设辉煌历史的工厂,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融入长寿区的城市发展。它不仅是一座工业遗产,更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国家记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