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四绝景观配五胜文化,无愧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四绝景观配五胜文化,无愧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而闻名遐迩。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黄山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登高远眺云海翻腾,还是漫步在奇松怪石之间,黄山的每一处景致都令人叹为观止。来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奇松:坚韧生命力的象征
黄山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松是黄山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针叶短而稠密,树冠平整,而且有较强的趋光向阳性,生命力非常旺盛。黄山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成百上千棵,而且每棵都独具魅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迎客松。迎客松居黄山奇松之首,寿逾千年,姿态苍劲,两大侧枝横空斜出,好像伸开两臂,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它早已成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象征。
怪石:大自然的雕塑艺术
黄山怪石,以奇取胜,有名可数的达200多处,形态各异,妙不可言,不少怪石广为人知,如飞来石、猴子观海、梦笔生花、仙人晒靴、童子拜观音、松鼠跳天都等等,黄山被誉为“天然巧石博物馆”。这些怪石不仅吸引了摄影爱好者,也成为了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灵感来源。
云海:梦幻般的自然奇观
“黄山自古云成海”。雨过初晴,云雾弥漫山谷,形成云海,瞬息万变,气象万千,与黄山的奇松、峰林、巧石共同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神奇的画卷。因此,黄山又有“黄海”的别称,清代康熙皇帝就曾为黄山题写过“黄海仙都”的匾额。
温泉:大自然的馈赠
黄山温泉,品位超群,水温常年在42度左右,可饮可浴,而且有保健作用。提到温泉,不得不说说黄山的飞瀑流泉。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黄山沟壑纵横,水景众多,以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最为壮观。飞瀑流泉产生的负氧离子,密度稳定在每立方厘米2万个以上,有的景点高达5万个到7万个。因此,黄山又被誉为“天然氧吧”。
黄山,是文化之山。黄山文化资源可以用“五胜”概括,也就是历史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这五种文化形态。从古代遗存来看,黄山有着大量的文化遗存,如古蹬道、古楹联、古桥、古亭、古寺、古塔等等,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摩崖石刻,黄山历代摩崖石刻,现存的有300多处。从书画艺术来看,黄山孕育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画派——“黄山画派”。明末清初,石涛、梅清、渐江等具有鲜明个性和艺术风格的画家,以黄山为师,从黄山山水中不断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在画坛独树一帜,长盛不衰,影响深远。其后的近代、现代画家黄宾虹、刘海粟、张大千等一批大家均继承了黄山画派的风格,推出一批批力作。其中刘海粟十上黄山,黄宾虹九上黄山,张大千刻制了一枚“三到黄山绝顶人”的印章,均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文学流传来看,古往今来,咏赞黄山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从盛唐到晚清的1000多年间,有文字记载的赞颂黄山的诗词就有2万多首。大诗人李白游历黄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从历史传说来看,黄山就是因传说而得名。黄山古称黟山,因峰岩色泽青黑,遥望犹如苍黛而名。相传轩辕黄帝曾在黄山采药炼丹,在黄山温泉沐浴七七四十九天后返老还童,羽化升天。唐玄宗信奉道教,听说了这个故事后,特于“唐天宝六年(747年)六月十七日敕改黟山为黄山”。所以,黄山意为黄帝之山、不是黄颜色的山。另外,黄山还有其他许多传说故事,如龙的传说、历史人物传说、地方风物传说等等。从名人游历来看,但凡名山大川,都会留下许多名人的足迹,黄山也不例外。我们虽然不能把名人直接归类为文化,但他们来到黄山,会有许多故事留下,也会有许多作品留下,他们的故事和作品就会成为千古佳话,就丰富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如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及近现代众多名人等,他们都曾登临黄山,为黄山增色。
黄山的自然奇观与文化内涵相得益彰,共同塑造了这座“天下第一奇山”的独特魅力。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价值,黄山都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宝库,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其无与伦比的美丽与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