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血不足的中医调理:中药食疗双管齐下
冬季心血不足的中医调理:中药食疗双管齐下
随着冬季的到来,许多人开始关注如何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心血不足的问题。中医认为,心血不足可以通过补血养心、活血化瘀、安神定志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理。比如,使用四物汤等中药方剂来补血养心,或通过食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西红柿等来改善微循环。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不妨试试这些中医调理方法,让你的心血管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
什么是心血不足?
心血不足是中医术语,主要表现为心悸、失眠、健忘、面色苍白等症状,常见于女性和老年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因此这个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中医调理方法
心血不足证所致的心悸病人,其主要病位在心,与此同时与肝脏和肺脏等密切相关。心血不足证心悸发生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心失所养和心血亏损。心血不足证所致的心悸主要症状有:1) 心悸气短;2) 头晕目眩;3) 失眠健忘;4) 饮水饮食少;5) 脉象细弱且舌质淡红。治疗心血不足证心悸病人时,主要以益气安神和补血养血的方法为主。养肝润肺法用于心血不足证的心悸病人可取得一定疗效。有学者指出,养肝润肺法重在治本,通过滋养心血和润肺的方式使得心血充足,疾病自然好转。使用养肝润肺法治疗心血不足证心悸病人时,需忌吃寒凉食物,防止脾胃再次受损。养肝润肺法由制忡汤加减化裁而来,方药组成:白芍(30 g) + 当归(30 g) + 白术(15 g) + 浙贝母(10 g) + 生酸枣仁(15 g) + 五味子(10 g) + 麦冬(15 g) + 竹沥(10 g)。有关资料显示[10],将80例心血不足证心悸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 = 40例 = 美托洛尔治疗方法,观察组 = 40例 = 归脾汤加减 + 生脉散治疗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显著。归脾汤方药组成:炒白术(15 g) + 黄芪(15 g) + 龙眼肉(10 g) + 麦冬(12 g) + 五味子(6 g) + 远志(10 g) + 酸枣仁(15 g) + 当归(10 g) + 大枣(6枚) + 甘草(6 g)。归脾汤是一经典补血方剂,全方具有健脾补心和益气活血的功效。有学者将归脾汤用于心脾两虚型老年心悸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结果显示患者的头晕目眩以及纳呆食少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比治疗前更低。归脾汤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而且不会给病人增加不良反应。
食疗方案
冬季天气越来越冷,人容易气血不足,肠胃也常出问题,不少人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酸软无力等症状。出现此类问题,最简单的改善方法,就是吃红枣。常吃大枣补中益气,中医认为,红枣有健脾养胃、养心安神、养气补血的功效,常食有助于补益气血、滋养脾胃。
大枣是很多长寿老人的最爱。大枣怎么吃最好?
01
干蒸——健脾胃
经过三次干蒸的大枣,口感更加绵软香甜,健脾养血的功效也得以增强,更加适合老年人食用。
做法:选择肉质厚实、颜色鲜亮的红枣,洗净后放入锅中蒸20分钟,取出放在阴凉处晾3~4个小时。再蒸20分钟,取出晾3-4个小时。最后再用小火蒸20分钟即可。
蒸好的红枣晾凉后可以装入密封罐里保存,每次吃的时候上蒸锅加热一下,去掉枣皮和枣核食用,每天吃三颗即可。
02
煮粥——养精神
对于经常失眠、情绪焦虑的人来说,还可以试试甘麦大枣养心粥。
甘麦大枣汤是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经方,有养心安神之功,此粥则由甘麦大枣汤演化而来。
材料:小麦100克,红小米30克,甘草10克,莲子30克,大枣数枚。
做法:将小麦、小米用水淘净;红枣去核,莲子去芯,与甘草一起置汤锅里,加水6碗(约1200毫升),慢火熬一小时左右,不时用勺搅匀,以防粘锅。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少许盐或红糖,即可食用。
03
泡水——美容养颜
红枣泡水,方便易行,适合平素生活工作较为忙碌者饮用。如能在茶中搭配适量当归,还有养颜功效。
材料:当归10克,红枣3个,蜂蜜或冰糖适量。
做法:当归去除杂质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加入红枣同煮15分钟。茶汤温度降低后加入蜂蜜搅匀饮用,也可在煮时加入冰糖。
功效:当归补血和血、红枣补脾和胃,身心疲惫时,喝一杯当归红枣茶有很好的补血养颜、通调气血的作用。
大枣虽好,并非人人适宜大枣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以下人群不宜食用。
01
感冒初期,风寒或风热侵袭人体之后,这时食用大枣,其粘腻的性质会使邪气滞留,造成“闭门留寇”的后果,使人体致病因素难以清除,不利于康复。
02
糖尿病患者不应该多食大枣。
大枣含有大量的糖分,尤其制成零食的红枣,会使血糖增高从而加重病情。
03
经期女性出现眼肿或脚肿现象的,也不适宜服用。大枣味甜,多吃容易生痰生湿加重水肿。
04
另外,大枣味甘,多食易出现腹部胀满,因此,有痰湿、积滞、齿病、虫病,还有小儿、产后及温热、暑湿诸病前后,黄疸、肿胀等都尽量避免食用大枣。
生活方式
保持温暖:寒冷的天气容易让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出门时记得穿暖和,尤其是头部、手脚要做好保暖,以保持血管舒展,减少心脏的负担。
均衡饮食:冬季食欲容易增加,但应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选择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油腻食物的过度摄入,合理补充蛋白质,保持体重稳定。
定期锻炼: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但保持适量的运动仍然是保持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方式。可以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跳绳、健身器材等,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戒烟戒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导致心血管问题的重要原因,冬季更应避免。烟草和酒精不仅会直接损害血管,还会加重心脏负担。
释放压力:冬季日照减少,容易引起情绪低落或压力增大。学会放松自己,可以通过冥想、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血管健康。
控制血脂:血脂异常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冬季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益的营养补充,如Omega-3、植物甾醇等,有助于调节血脂,保持血管畅通。
总结
冬季调理心血不足,需要综合运用中医调理、食疗和生活方式改善等方法。通过补血养心的中药方剂、食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改善心血不足的症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关注心血管健康,为自己的身体注入温暖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