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读懂金山就是读懂上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58: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读懂金山就是读懂上海

金山,上海西南部的一个远郊区,位于杭州湾北岸,东与奉贤区接壤、北与松江区、青浦区为邻,西与浙江平湖、嘉善交界。金山是上海最早成陆的地方,其历史变迁对理解上海至关重要。金山区漕泾镇沙积村的高宅基冈身是上海地面上仅存的冈身遗址,是上海唯一一处保留的古生物、沙冈遗址,也是长江下游地区古海岸线历史变迁的实物见证。经测定,形成时间为距今6400年。“冈身”在海浪作用下,死亡的海洋贝类生物的壳体和泥沙积聚形成沙脊。据目前所知,长江三角洲平原只有漕泾镇沙积村高宅基处的冈身,在2005年10月26日列为金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金山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年4月,上海市政府批复《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首次提出“沪派江南”概念,并初步确定了约20个乡村风貌试点单元。与江南其他地区相比,上海的乡村究竟拥有哪些“沪派”特色?我们如何更有的放矢地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特色风貌?记者跟随调研团队,作了一番观察。

谈及上海乡村,我们常用的词语,总离不开“江南水乡”“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它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描摹出了沪郊乡土风貌,但真正走进乡野,眼见不同的风貌特征,总觉得有些“欲说还休”。如今上海共有9个涉农区、1556个行政村。它们有的凭江临海,有的地处山水之间,有的被珠链般的湖荡包围,有的拥有棋盘状的规整水田。

在本次《规划》中,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被识别构建为“六域、八脉、十二意象”——“六域” 是上海乡土空间中最具特色、最具识别度的六类地貌特征域片,分别为“湖沼荡田、曲水泾浜、河口沙岛、滨海港塘、泾河低地、九峰三泖”;“八脉” 是长江、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等八条主干水系组成的蓝色水脉;“十二意象” 具体为“珠链、纤网、星络、鱼脊、螺纹、横波、年轮、羽扇、川流、疏枝、棋盘、峰泖”,这是细分出的十二种乡村风貌肌理形态片区。这些诗情画意的名字,看起来有些“武侠风”,却是从扎实调研中提炼而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乡村规划处处长顾守柏告诉记者,去年,12支由规划、建筑、高校和测绘构成的调研团队以及乡村责任规划师共计约300人,走遍了全市1556个行政村,组织了1600多场座谈会,访谈了4000多位村民,拍摄了5万张图片资料。

从这些厚厚的资料中诞生的“十二意象”,为上海乡村贴上了别致的“标签”,也让“沪派江南”更有显示度、辨识度。“沪”,本为人们在江海之滨捕鱼的一种工具,江流入海处称“沪渎”,故古时吴淞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沪渎”,后演变成上海的简称。“沪”字承载了上海的地理空间特征和水乡文化渊源。滨海成陆、横塘纵浦、盐田灶港、泾浜滩场……“沪派江南”的概念凸显了上海江南水乡的独特内涵,包括丰富的水乡自然基底、悠久的历史脉络、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的乡村,确实有太多妙处值得细细品味。摊开地图,郊野乡村地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60%以上;但对于大都市来说,乡村仍然属于稀缺资源。在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中,一颗颗种子正在萌芽。后续规划设计、建设实施、长效维护等各个阶段如何分类施策、有效推进,决定着“沪派江南”的诗意之花能否如期绽放。顾守柏告诉记者,乡村版三师联创机制已探索建立——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还包括估价师、文创运营师等,将形成合力,共同为乡村提供专业服务。“这里的‘三’可以是‘多’的意思,希望更多主体能够参与到共创中来。”

这一次共创,不同以往。“以前,我们可能是‘设计’江南、‘营造’江南,现在,我们是‘识别’江南、‘雕琢’江南。”顾守柏说,以“六域、八脉、十二意象”为特征,这一次特色村落的风貌保护传承,更强调乡村本土肌理的重要性,更珍视尊重自然形成的空间形态,更注重乡村传统文化的活化弘扬。《规划》明确,到2027年底要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沪派江南”风貌保护传承范本。“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乡村。‘沪派江南’是一个重要载体。”顾守柏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