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古代宫女制度:从商周到清朝的演变与宫女命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28: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古代宫女制度:从商周到清朝的演变与宫女命运

在古代中国,宫女是宫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负责照料皇亲国戚的日常生活,从打扫宫殿到伺候主子起居,事无巨细。然而,这些看似平凡的女子,却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痛苦。

01

被选中的命运

宫女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主要是被俘虏的外国女子。到了战国时期,宫女的数量已经增加到数百人,她们大多是战争中被俘的女奴隶,成为君主和贵族们发泄欲望的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女的来源逐渐发生了变化。秦汉时期,中原统一,大量人口被迫移居关中。这使得皇室可以从民间选拔大批宫女入宫。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宫中女官和婢女多达万人。东汉光和元年,宫女达到空前的六万人。这些女子成批入宫,却很少能胜任女官一职,大多沦为皇室的私人奴隶。

宋代之后,皇室对宫女的需求趋于稳定,但她们的命运并无太大改变。她们仍然是宫廷中影子一般的存在,见证并维持着君主统治的运转,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她们的苦难。

那么,这些宫女是如何被选入宫中的呢?

据《啸亭杂录》记载,清朝每年会从旗人女子中选拔宫女。13岁以上的女子都要登记造册,由内务府的官员进行选拔。这些女孩本就是天生的弱势群体,一旦入选,她们的命运便完全被皇室掌控。

事实上,不论哪个朝代,选宫女都极为严格,要经历数道关卡。宋代定下的规矩更是残酷,选拔标准有:一曰不能选用工匠、商贾之女;二曰不能选用巫覡之女;三曰年龄要在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之间。当时的人甚至使用“六畜”来比喻宫女的命运,说明她们与牲畜无异,是可以任意宰割的生命。

这些规矩其实都基于皇权的维护。工匠、商贾之女视金钱如命,恐皆心怀叵测;巫覡之女多有怪力乱神,选入宫中亦非上策。且皇室既要血统高贵的女子,更要年轻貌美、易于驯化的。遵照这些标准,中选的女孩往往都来自普通民家。而她们的悲惨人生,也由此开启。

02

宫廷中的生活

入宫后的生活对这些年幼女子而言,无异于活生生的地狱。她们整日打理皇室起居,伺候左右。丝毫自由都无,唯有服从,稍有差池便要受刑。

更可怕的是,她们随时都可能成为男性发泄的工具。皇帝有数之不尽的妃嫔,皇子们也从不克制私欲。这些女孩子刚发育成熟,就要在床第之间挣扎求存。稍有不慎,前程尽毁,性命难保。记载中时有太监、宫女被打死的事件,可见宫禁之中恐怖的一面。

即便命运较好的宫女,也注定是牢笼中的鸟。她们整日被限制在深宫之内,很少有机会离开宫墙。哪怕中间拥有孩子,也只能由太监抚养。等到皇帝驾崩、主子过世,她们便失去皇恩,独自面对接下来灰暗的人生。

03

隐秘的苦楚

宫女的日常工作其实并不繁重,但身处大内皇宫,管理却是极为严格,限制同样极多。与此同时,由于宫女规模的扩大,宫女的待遇也在持续降低,大都是衣食菲薄,住所简陋,只有女官待遇稍好。

与待遇低下比起来,更难以接受的是,宫女一旦被选入宫,便就此失去了自由,不仅终身困于皇宫之中,不能与父母相见,更不用说结婚生子了。直到清朝时期,才规定宫女可以在二十五岁可被释放出宫。

而宫女们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晚上伺候主子。在皇宫里上厕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如果她们晚上错过了主人的呼唤,下场是非常悲惨的。所以宫女们通常要憋到天亮,而且她们必须一直保持清醒。你可以想象那有多痛苦。所以她们也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用针扎自己来提神!

除了身体上的痛苦,宫女们还要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在那个压抑人性的封建时代,“对食”成为宫女们唯一能够抓住的一丝温暖和希望。“对食”是指古代宫女之间,以姐妹相称,结成的一种类似于“契约夫妻”的关系,她们会像夫妻一样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相互扶持。虽然“对食”的关系并非都是平等和谐的,但由于宫廷等级森严,宫女们的地位也高低有别,有些地位高的宫女,可能会仗着自己的权势,欺压地位低的宫女。但无论如何,“对食”反映了古代宫廷中,由于男女隔离,导致的性压抑和情感扭曲。

04

清朝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宫女的待遇相较于前朝有了明显的改善。据康熙朝的历史记载,明代大概有9000个宫女,而清代宫女数量则大幅减少,康熙朝大概同时能有500个人左右,后来的皇帝时期则只有二三百个宫女。

清代宫女的选拔也更加制度化。除了妃子要选秀女之外,宫女也要选秀女,只不过妃子是三年一选,宫女是一年一选。但是内务府有明确的规定,不是说你选成宫女了,你就可以马上进宫了,你得接下来宫中的宫女有了空缺,你才能去填补这个位子,如果没有空缺的话,对不起,选上了你也没法去进宫当宫女。大清有明确的规定,太后12个宫女,皇后10个宫女,皇后以下什么贵妃、妃、嫔、答应、常在,分别是8个、6个、4个,甚至最低层次的只有两个宫女,所以这导致虽然皇帝的老婆很多,但是整个宫里,也就那么三五百个宫女,你想太后身边她只能安排12个人嘛,当然了如果哪一个宫女出缺了,已经被选上的宫女,就可以来补这个缺,什么情况会出缺呢?

比如说公主下嫁,公主要到驸马府了,那皇帝本人得给公主多派几个宫女过去,或者说某位妃子身边的宫女到年龄了,可以光荣退休了,那么这个位子空出来了,新的宫女就可以进来了,以往的朝代宫女是终生制,所以有诗为证,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你看看宫女得干到白发苍苍了。

大清不是这样,清代一开始规定,宫女30岁就可以退休,后来干脆规定,宫女25岁就可以退休,老的宫女退休了,那么就得补充新鲜血液进来,那个被选秀选中的宫女,才有机会进宫。

而且,清代宫女的出路也比前朝要好。退了休的宫女,经常会被皇帝或者妃子指婚,嫁给一个中低层或者中高层的官员做妾,可能宫女的出身,她们没法做这种正福晋正房,但是做个妾也不错,尤其是对于这些宫女来讲,她们可是在皇宫大内生活过的人,了解各种各样的规矩,那也是吃过见过开过眼界的人,所以他们被嫁到亲近的官员身边,往往生活也是荣华富贵。

05

悲惨的结局

当皇权瓦解之时,这些宫女也将人生导向失败的终点。她们本就是弱势群体,又失去了皇室的庇护,普遍面临生计凋敝的境地。其中相貌衰老、已无利用价值的,更是难上加难。一些幸运的宫女还能嫁做平民百姓,有了新的家庭。但她们经历的种种折磨,将成为余生的梦魇。还有些则在宫廷解体后无处可归,沦落风尘,速死街头。即便死后也无人问津,无人置办后事,只能草草埋葬。

当这座古老宫殿化为乌有,当红颜成白发,人间的一切繁华都不复在了。曾几何时,她们也是宫廷里最娇贵的存在。然而此刻,只余生命中最后的落寞与凄清。

06

反思与启示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禁感叹古人生活的艰辛,同时也为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感慨万分。古代的宫女宦官体现了封建社会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女性被限制在特定的角色和职责中,而宫女更是身临其境,受尽繁重的工作和宫廷纷争的摧残。她们的生活不仅受到了宫廷体制的束缚,还常常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样的陋习不仅限制了个体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们不应淡忘宫女的存在,因为那是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些女子并非自愿入宫,她们是那个时代极权制度下的受害者。现今我们要珍视来之不易的男女平等,也时刻警醒权力可能带来的灾难。对那些死去的女子,我们亦当怀有哀思。她们经历的种种磨难,终究成为尘土。但她们的命运,却令我们看清人性光明与黑暗的交织。这历史既已成空,我们却可以使它化为珍贵的道义资源,来照亮我们脚下的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