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二院张芷馨教你疗愈校园欺凌心理创伤
贵州省二院张芷馨教你疗愈校园欺凌心理创伤
2024年3月,贵阳市实验小学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校园欺凌事件。二年级某班4名学生对1名同学实施了殴打、辱骂等欺凌行为,这一事件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校园欺凌,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的数据,全球学生中,平均每3个学生就有1个遭遇过校园欺凌。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破碎的家庭。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的影响,不会随着欺凌终止而结束,大概率是终生的。
30岁的吴慧回忆起自己初二时被欺凌的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有一次放学的时候在校外刚走几步,就被一件校服盖住,也不说是什么原因,好几个人轮流打我的头,他们都是学校里的‘小霸王’。”自那以后,吴慧对任何人和事都非常敏感,怕自己说错话,有些事即使与她无关,也会先陷入内耗和自责,做事情畏手畏脚,极度缺乏安全感。大学时期,她意识到自己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孙锦露通过长期调研总结出,未成年欺凌者的心理需求可以划分为五个类型:故意玩乐型、引起注意型、宣泄压力型、同伴归属型,以及财物获取型,他们通常会在欺凌的过程中,产生对他人的剥夺感和控制感。
面对校园欺凌带来的心理创伤,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妇女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张芷馨建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有效的心理疗愈。其中,结构式家庭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它通过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帮助被欺凌者重建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时,朋辈辅导活动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和支持,被欺凌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经历,学会应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方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香港教育局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三个学年中,学校处理的校园欺凌个案平均每年约420宗。通过采用全校参与模式订定及推行反欺凌策略,许多学校已经成功地减少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此外,教育局还计划于2023/24学年增设一站式热线及网上辅导服务,为学生及家长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时提供意见及支援。
在贵阳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贵阳市、区两级立即成立了调查组,对事件进行了全面调查。涉事4名学生的监护人被依法依规予以训诫,责令严加管教。同时,涉事学生及家长在公安机关的见证下,向受害者及家长进行了道歉。学校方面也受到了相应的问责处理,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分管安全副校长、思政主任、班主任、值班老师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贵阳市云岩区立即召开了全区校园安全大会,并开展了防欺凌专项行动,强化学校管理。同时,区相关部门持续保持与受害者家长的沟通,关心关注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他们积极推荐心理疏导专家,并支付了心理咨询相关费用,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
长郡贵阳高级中学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及冬季传染病讲座。法治副校长田浩带来了以《如何保护自己》为题的精彩讲座,详细讲解了校园欺凌的定义、分类、影响及预防措施。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知识和方法,更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观念。
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关注事件本身,更要从中汲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