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违”致八成矿山事故,智能化改造成安全新出路
“三违”致八成矿山事故,智能化改造成安全新出路
2024年12月23日,河南平煤十二矿发生一起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多人伤亡。经调查,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竟是“三违”行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这起惨剧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三违”行为对矿山安全的巨大威胁。
“三违”行为,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却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据统计,80%以上的矿山安全事故都与“三违”行为直接相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这些行为不仅增加了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还可能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违”行为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违章指挥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擅自变更安全工艺、使用未经培训的人员等;违章操作则表现为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遵守操作规程等;违反劳动纪律则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等。这些行为看似平常,却可能在不经意间酿成大祸。
以今年8月发生在云南威信的一起煤矿事故为例,该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失联。经调查,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现场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就进入工作面作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类似案例不胜枚举,每一起事故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逝,一个个家庭的破碎。
面对“三违”行为带来的严峻挑战,矿山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这类行为的发生。首先,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关键。例如,晋能控股姜家湾煤矿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张贴海报等方式强化安全措施宣传,利用晨会和作业会组织学习和考核,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对风险的认知,增强了按规程作业的意识。
其次,智能化改造是提升矿山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截至今年6月,山西省已累计建成128座智能化煤矿、1491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这些智能化改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显著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例如,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二矿通过智能化改造,不仅将井下一线员工工作时间缩短至8小时以内,还提高了全员安全指数。
此外,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也是预防“三违”行为的有效手段。金宝矿业采矿车间创新性地采用“手指口述”方法,通过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和提醒,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值得一提的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通过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的积极性。今年以来,该局共核实举报线索6起,兑现奖励金额25万余元,有效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
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但矿山安全生产仍面临诸多挑战。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张瑞庭指出,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能源矿产资源需求旺盛,煤矿长时间高强度生产,设施设备超负荷运转,加之灾害耦合叠加,煤矿风险隐患基数不断增大,防范控制难度持续加大。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矿山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三违”行为进行严格考核和处罚;同时,还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消除“三违”行为,为矿山安全生产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让我们以近期的惨痛事故为鉴,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每一位矿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