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大抗抑郁新药研发突破:含氟东莨菪碱类似物实现速效长效
河南师大抗抑郁新药研发突破:含氟东莨菪碱类似物实现速效长效
抑郁症是发病率最高的单病种精神疾病,全球约有2.8亿人患有抑郁症,占全球人口的3.8%,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在中国,抑郁症患者总数已达到9500万人,终生患病率为6.8%。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大部分抗抑郁药物主要是通过调控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等神经递质的水平来缓解抑郁症状。然而,这些药物普遍存在起效缓慢、患者依从性较差等问题,抑郁症市场急需新的抗抑郁药物来满足未被充分满足的治疗需求。
近日,河南师范大学平原实验室的常俊标院士和朱博教授团队在抗抑郁药物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在国际药学领域顶尖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含氟东莨菪碱类似物的研究成果,这种新型抗抑郁药物不仅起效快而且效果持久,有望解决现有药物存在的多种缺陷。
平原实验室成立于2023年7月,由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牵头组建,总部设在新乡市平原科教城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港。实验室建设立足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对标国家实验室,聚焦生物与新医药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建成一流的生物与新医药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突破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技术,探索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高水平科技支撑。
常俊标院士是平原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药物合成研究,特别是在抗病毒药物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他主持研发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药物阿兹夫定,成为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口服药,打破了外国在新冠病毒感染口服药物领域的独家地位。朱博教授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专注于高效抗抑郁药物的研究。
研究团队通过合理药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含氟东莨菪碱类似物。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新型药物在小鼠身上30分钟就能起效,药效可持续7天,展现出速效且长效的抗抑郁效果。这一突破不仅为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抗抑郁药物的研发开辟了新的方向。
目前,全球生物制药公司在研的抑郁症药物有29个,其中约75%处于早期临床研究阶段。河南师范大学平原实验室的这一研究成果,无疑为抑郁症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试验的推进,这种新型抗抑郁药物有望早日投入市场,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这一突破性研究不仅展示了河南师范大学平原实验室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的实力,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试验的推进,这种新型抗抑郁药物有望早日投入市场,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