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鲨鱼数量锐减七成,BBNJ协定提供保护新路径
全球鲨鱼数量锐减七成,BBNJ协定提供保护新路径
2024年8月,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发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过去50年间,海洋鲨鱼的数量减少了71%。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鲨鱼种群面临的严峻形势,也引发了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深切担忧。
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鲨鱼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通过捕食行为控制其他物种的数量,防止某些物种过度消耗海草等植物,从而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此外,鲨鱼还能将营养物质带回珊瑚礁,为其他物种提供食物。然而,这位海洋中的"守护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过度捕捞是导致鲨鱼数量锐减的首要原因。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一亿头鲨鱼被捕杀。尽管近年来鱼翅消费市场有所萎缩,但鲨鱼的其他部位,如鱼肝、软骨等仍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此外,兼捕现象也是鲨鱼死亡的重要原因。许多捕捞方式,如延绳钓、拖网捕捞等,都会无意中捕获大量鲨鱼。
气候变化和栖息地丧失进一步加剧了鲨鱼的生存危机。海洋温度上升、酸化和低氧水平的变化,正在改变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鲨鱼的繁殖和觅食行为受到严重影响,一些物种甚至被迫迁移到新的栖息地。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际社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东热带太平洋海洋通道保护倡议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倡议由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和巴拿马四国共同推动,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限制捕捞活动等措施,为鲨鱼等迁徙物种提供保护。自2004年成立以来,该倡议已取得显著成效,不仅保护了鲨鱼种群,也促进了当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有效保护鲨鱼,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加强政策法规限制:禁止割鳍弃身等残忍捕捞方式,设定捕捞配额,特别是在公海区域加强立法和执法。
改良捕捞方式:避免使用对鲨鱼杀伤力大的渔具,如钢线延绳钓和刺网,减少兼捕现象。
提高公众意识:让更多人了解鲨鱼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减少对鲨鱼产品的消费需求。
加强科学研究:持续监测鲨鱼种群动态,为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鲨鱼的保护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鲨鱼数量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依赖海洋资源的社区,尤其是那些以渔业为生的家庭。因此,鲨鱼保护的工作不仅需要科学家的努力,也需要政策制定者、公众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
在2023年达成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即BBNJ协定)为在全球公海设立一个海洋保护区网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制。BBNJ协定不仅弥补了现有公海治理机制的空缺,也为实现"3030目标"提供了关键路径。BBNJ协定的达成也是全球各国各界历经多年的讨论与协商后达成的成果。但是,协定的达成不是终点,要将协定的内容转化为保护的行动,有赖于协定的尽快生效和有效执行。
保护鲨鱼,保护海洋中各种迷人的生命,扭转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这不仅是为了鲨鱼,更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