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腊梅迎春绽放:卧佛寺古梅与颐和园梅展双辉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45: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腊梅迎春绽放:卧佛寺古梅与颐和园梅展双辉

近日,北京的卧佛寺和颐和园腊梅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腊梅花色金黄,香气浓郁,不仅为冬日增添了生机,更是激发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宋代诗人吴文英、陈与义等人曾留下诸多赞美腊梅的佳作,使得腊梅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成为了文化符号。在这个季节里,不妨前往这些地方感受腊梅之美,品味诗意盎然的冬日时光。

卧佛寺素来是京城赏蜡梅的胜地,三世佛殿前的“二度梅”堪称北京的“古蜡梅之最”。三世佛殿门前有两棵古蜡梅,东边的一棵,其种植年代没有确切的记载,据传栽植于唐代贞观年间(另传,植于元代或清雍正年间)。它曾经一度枯萎,而后又发出新芽,长势茂盛,所以它又叫“二度梅”。腊梅虽不及桃花娇美,没有牡丹艳丽,但它却能打破群芳的寂寥,呼唤春天苏醒,为天地自然平添了几分情趣。此时,卧佛寺的蜡梅开得正盛,素心、磬口、狗牙等多个品种的蜡梅竞相绽放,在红墙黛瓦的映衬下,更显蜡梅古朴典雅的韵味。今年卧佛寺蜡梅整体花期预计可持续至3月中旬。

颐和园第十三届“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迎春文化展在暗香浮动中如约而至,为游客送上中国农历龙年的第一抹春的祝福。展览设于颐和园西部畅观堂、耕织图景区。展览在去年的主展区、精品展区的基础上,新增非遗插花展示区。展出梅花、蜡梅树桩盆景及其他植物百余盆,其中重点展品梅桩树龄在百年以上。颐和园梅花盆景结合中国盆景创作技法,依照皇家园林风格特点创作出直干式、斜干式、悬崖式、丛林式等传统造型,并融合画理,创作出雄伟、庄重、别具一格的皇家风格。在民间,梅有迎春报喜、吉祥喜庆之意。为了让花卉贺春的文化传统为首都市民与广大游客的春节文化生活赋能、增色,颐和园持续打造“傲骨幽香”文化品牌,至今已经是第十三届,是北方地区等级最高、含金量最足的梅花、蜡梅盆景展。新春佳节,到颐和园赏梅、品香已成为市民、游客的一项文化传统。

腊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坚韧精神,历代文人多有赞颂。宋代诗人杨无咎的《柳梢青·茅舍疏篱》描绘了腊梅在冬日里的风姿:“茅舍疏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吴文英的《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则以“蝶粉蜂黄大小乔”形容腊梅之美。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腊梅的外在美,更体现了其内在品格。

腊梅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美,成为冬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个季节里,不妨前往这些地方感受腊梅之美,品味诗意盎然的冬日时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