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养生法改善消瘦盗汗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0: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养生法改善消瘦盗汗

盗汗,又称寝汗,与自汗同属于中医的汗证,都是指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汗液外泄失常为主症的疾病。与自汗不同的是,盗汗是睡觉时汗出,醒来即止的出汗现象。诚如《明医指掌》所言“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

根据盗汗的轻重程度可分为3型:轻型是睡眠过程中或睡醒前2个小时出汗,出汗量少,无其他不适;中型是睡着后出汗,醒来后汗止,再睡着后不会出汗,有烘热感,醒来后口干;重型是睡着或闭眼后立即流汗,出汗量多,醒后再入睡时仍然有大量汗液,同时伴有低热、身体消瘦、潮热和排尿量减少。盗汗作为一种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见于甲亢、低血糖、心血管疾病、淋巴瘤和红斑狼疮等疾病。

中医认为,盗汗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以致夜间汗液外泄失常。引起盗汗的病因有多种:体虚久病,或劳欲过度,耗伤气血阴阳,营阴不足,阴虚生内热,则会迫津外泄而见盗汗;肝失疏泄,情志不舒,肝郁化火,邪热郁蒸,而致腋下、阴部盗汗;思虑过度,耗伤心血,阴血不足,虚火内生,会迫津外泄而致盗汗;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脾胃失调,湿热内盛,邪热迫津外泄亦会致夜间汗出增多。盗汗有虚实之分,虚多实少,且多为阴虚;盗汗实证多由肝火或湿热郁蒸所致。虚实之间可兼见或相互转化,盗汗久延可伤阳,以致出现阴阳两虚之候。

01

饮食调理

日常饮食宜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原则。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红豆、芡实等。另外要减少食用辛辣、油腻、生冷之物,辣椒、油炸食品易生内热,冷饮则伤脾胃阳气,打破身体阴阳平衡,诱发出汗异常。

02

药物调理

出汗多是临床上的一个症状引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选择用药时应该结合伴随症状综合的评估。比如出汗多同时伴有疲乏,没劲,肢体倦怠还有面色恍白,怕冷,四肢不温的这些症状,主要是考虑是阳气虚导致,应该适当的服用一些像益气固表,温阳敛汗药物进行调理。出汗多同时伴随有形体消瘦,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还有两颊潮红,咽干口燥,遗精,盗汗,潮热骨蒸这些现象,多考虑是阴虚内热导致在临床上应当适当服用一些滋阴清热,滋补肝肾,滋阴敛汗这些药物。如果患者出汗是由于气虚所导致,补气血的药物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像补中益气丸,它是一种传统的中成药安全现在比较高,补气血效果比较好,可以在服用的时候每天可以吃三次,主要成分是党参还有炙甘草。如果是阴虚出汗多,这种情况下可以服用一些下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之类清热养阴这些药物都是可以的。如果患者出汗的症状是由于身体抵抗力差所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贞芪扶正颗粒,这种药物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而且它属于纯中药制剂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可以多做一些适量的运动,也能够起到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

03

生活调理

适度运动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让周身气血运行无阻。可以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晨起练上一套,唤醒脏腑机能,促进气血滋养全身,提升身体抵抗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哪怕是日常散步,坚持饭后百步走,也能消食健胃、活动气血,不过要注意避开烈日、大风天气,以免过度耗散汗液精气。

人体正常出汗是机体适应内外环境而自身调节以保持正常恒温的一种形式,盗汗与自汗的发病机理皆是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因此,日常预防盗汗还要加强运动,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避免熬夜和思虑过度,饮食有节,少食辛辣厚味,营养调摄得当。若盗汗轻微,可积极采取上述三穴进行按揉调理,即使夜间盗汗较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采取穴位按揉,提高治疗效果,早日摆脱汗出异常的苦恼。

(转自中国中医药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