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治疗时间窗延至24小时,干细胞治疗获突破
脑梗治疗时间窗延至24小时,干细胞治疗获突破
2024年12月,中国卒中学会发布了《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其中一项重大突破引起了广泛关注: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抢救时间窗从原来的4.5小时扩展至24小时。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标志着我国在脑梗塞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从4.5小时到24小时:时间窗的突破
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卒中(俗称“脑梗”),一直是我国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0万卒中新发病例,其中80%为缺血性卒中。在缺血性卒中的早期阶段,静脉溶栓等再灌注治疗是恢复脑血流、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手段。然而,传统上,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被限定在发病后4.5小时内,超过这个时间窗,患者往往只能接受保守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为这一困境带来了突破。研究发现,在发病4.5小时至24小时的大血管闭塞脑卒中患者中,如果在iStroke(人工智能)辅助下判断存在缺血半暗带且核心梗死体积与缺血半暗带体积的失配比达到一定比例,使用替奈普酶进行溶栓是安全有效的,可使患者致残率降低9%。这一发现,不仅打破了传统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限制,更为广大脑梗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干细胞治疗:为偏瘫患者带来新希望
在脑梗塞治疗领域,另一项令人振奋的突破来自干细胞治疗。近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杨治权教授团队完成了全球首例干细胞治疗脑梗塞临床试验。该试验采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前脑神经前体细胞注射液(hNPC01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后遗症。
首例受试者是一位脑部大面积梗塞2年的患者,长期遭受偏瘫、手脚无力的困扰。在接受hNPC01注射液治疗后,患者情况平稳,各项指标正常,术后3日顺利出院。更令人惊喜的是,受试者自觉偏瘫侧手的握力有所改善,显示出肌力恢复的趋势。这一突破为脑梗塞偏瘫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干细胞治疗在神经疾病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
高压氧治疗:助力康复的“黑科技”
在脑梗塞的康复治疗中,高压氧治疗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高压氧治疗是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让患者吸入高浓度氧,以改善组织缺氧、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上海第三康复医院的高压氧舱治疗室配备了36个舱位,其中14个专为平车患者设计,可让重症患者平躺接受治疗。氧舱内设施完备,包括空调、监控、对讲系统等,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操作,确保治疗的安全和舒适。
患者方先生因脑梗导致行动不便,在接受两个月的高压氧治疗后,手指已经能够正常活动。他感慨道:“医护人员非常专业,每次治疗我都非常安心。”高压氧治疗不仅在神经康复领域效果显著,还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于缓解压力、焦虑和失眠。不过,专家也提醒,虽然高压氧治疗对缓解脑疲劳有一定帮助,但预防和缓解脑疲劳仍需注重体育锻炼和劳逸结合。
传统治疗手段:溶栓与手术治疗
除了上述最新进展,传统的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仍然是脑梗塞治疗的重要手段。溶栓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脑部血液供应,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手术治疗则包括脑血管扩张术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通过导管技术扩张狭窄或堵塞的血管,恢复正常血流。
脑梗塞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从最新的时间窗突破到干细胞治疗,再到高压氧治疗等康复手段,科技创新正在为脑梗塞患者带来越来越多的希望。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将不断提高,患者的预后也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