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资产配置四大原则:从风险收益到动态调整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资产配置四大原则:从风险收益到动态调整全解析

在资产配置领域,资产配置的原则是基于最基本的事实,包括资产的基本属性如风险、收益、流动性,投资者的基本需求如收益目标、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以及市场环境的基本特征例如经济周期、利率波动、通货膨胀等,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都需要在以下四个层面进行取舍。

基于资产属性的风险-收益匹配原则

从资产本身的属性来看,每一类资产都有其内在的风险和收益特征,这由资产的价值来源和影响因素决定。例如,股票资产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盈利增长和股息分配。企业的经营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这些不确定性将导致股票价格波动较大、风险较高。相反,国债的收益主要基于固定的利息支付,由国家信用作为担保,其价值波动相对较小风险也较低。

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首先要对不同资产的风险及收益特征有清晰的认识,再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目标,合理搭配资产。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以将大部分资产配置在低风险债券和现金类资产上,以追求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的相对稳定性;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中可以适当增加股票、权益类基金等风险较高但潜在收益也较大的资产比例。

资产相关性驱动的分散化原则

不同资产的价格变动并不完全同步,它们之间受不同因素驱动,资产之间的不同步性是进行分散化配置的基础。当资产之间相关性较低甚至为负时,可以将它们组合在一起,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

从分散投资的角度而言,投资者可以尽量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资产进行组合。在构建投资组合时,不仅可以包括股票和债券,还可以根据自身偏好适当加入大宗商品等产品类型,降低单一资产或单一市场波动对整个资产组合的影响。

以投资者需求为核心的目标导向原则

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是为了满足特定财务需求,例如子女教育、退休养老、财富传承等。投资期限的长短会直接影响资产配置的策略。长期投资,投资者可能愿意承受更高的风险以追求更高的目标收益;短期投资则需要更加注重资产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资金能够在需要时及时变现,尽量避免资产价值的大幅波动。

投资目标是投资者需要衡量的另一个理性维度,有相对明确的目标才能匹配合适的资产配置方案。如果是为养老储备资金的投资者,需要根据子女求学时间确定投资期限,假如自己还有 20年才退休,则可以将资产配置重点放在长期收益较高的资产上,如股票型基金和养老储蓄险等。随着退休时间的临近,再逐渐调整资产配置框架,增加债券和现金类资产的比例,追求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适应市场动态变化的动态调整原则

市场环境永远存在变化,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法规等因素。这些变化会改变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投资者需要根据变化来调整资产配置,以保持资产组合的有效性。

投资不能一劳永逸,投资者还需要定期评估市场环境和资产组合的表现。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股票市场可能下跌,债券市场可能相对稳定,投资者可以适当增加债券资产的比例,减少股票资产的比例。同时,新的资产类别或投资工具不断涌现,投资者也可以考虑是否将其纳入资产配置范围,以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

资产配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通盘考虑多个因素,只有在各维度上做好权衡,投资才可能从容不迫。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财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