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慢跑走红:低强度运动也能高效燃脂,适合初学者和老人
超慢跑走红:低强度运动也能高效燃脂,适合初学者和老人
随着冬季的到来,许多人开始寻找适合在家进行的低冲击性运动。“超慢跑”作为一种新兴人气项目,以其低强度、高效率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专家表示,这种每分钟约180步的慢速跑步非常适合初学者、中老年人以及处于康复阶段的人士。它不仅能减轻对关节和肌肉的冲击,还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和耐力,同时带来心理放松的效果。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不妨试试超慢跑,让你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吧!
什么是超慢跑?
超慢跑是一种低强度、低心率的有氧运动,速度介于走路和慢跑之间,通常为每小时5至8公里。这种运动方式在日本福冈大学的研究中被证实能有效减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预防肌肉萎缩,并提升有氧健身效果。
研究表明,从步行自动过渡到跑步通常发生在约6-7公里/小时的速度。在这个速度下,跑步的能量消耗是步行的两倍,这使得超慢跑成为减肥计划中最佳且易用的方法之一。对于活动水平较低的人来说,即使没有特别准备,也知道如何正确跑步。在低强度运动时,步行更经济,而在较高速度时,跑步更经济。这种变化发生在约8公里/小时的速度上。
超慢跑的科学依据
日本福冈大学的研究发现,慢跑作为低强度运动,不仅有助于减重,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预防肌肉萎缩、提升有氧健身效果。研究显示,跑步的能量消耗是相同速度下步行的两倍,这使得超慢跑成为减肥计划中最佳且易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还发现,超慢跑能促进线粒体生物生成,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从而预防心脏病、各种癌症和肌肉流失。在乳酸阈值水平进行超慢跑,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整体体能。对于运动员来说,超慢跑是一种无接触的身体恢复方法,通过减脂和改善线粒体功能来提升运动表现。
冬季运动的新选择
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来,中国冬季运动参与人数已超过3亿,冰雪经济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万亿元。冬季运动不再局限于北方地区,南方城市通过室内滑雪场等设施推广冬季运动,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
然而,对于初学者、中老年人以及康复期人士来说,高强度的冬季运动可能存在一定风险。超慢跑作为一种低冲击性运动,恰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它不仅能在室内进行,避免寒冷天气的影响,还能提供足够的运动量,促进身体健康。
超慢跑的实际效果
实际案例显示,超慢跑结合指压板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指压板上有上千个凸起的小点,通过踩踏可以刺激足底穴位,改善睡眠质量,疏通经络,加快全身血液循环,释放压力,缓解疲劳。此外,超慢跑还能调节微循环,强壮脏腑功能,消除紧张情绪,缓解腰腿痛,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杭州市中医院推拿科主治中医师屈庆介绍,超慢跑可以在户外或者跑步机上进行,甚至可以居家原地进行,相当于原地摆臂交替小踏步。由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而且运动强度极低,几乎感受不到吃力,所以更容易坚持。一般超慢跑一次大概20-30分钟,看看电视就能轻松完成。
如何安全进行超慢跑?
选择合适的装备:市面上的指压板很多,质量参差不齐,一款好的指压板应该软硬适中,既能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又不至于因为质地太过于坚硬而痛苦不堪。
量力而行:新手可以先穿袜子或者铺毛巾,每天10分钟,循序渐进再到赤脚每天20-30分钟。不要在指压板上进行激烈的跑跳运动,容易造成足底损伤或扭伤。
关注身体反应:出现任何不舒服时立即停下,且开始慢跑前最好先做一做足底“热身”。前2-3周为初跑期,跑2天建议休息1天,女生生理期不建议跑。
合理安排运动量:对于体质较差的人来说,可以从短时间、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后可以喝点姜茶,帮助身体恢复。
通过循序渐进地执行此计划,你不仅能提升耐力和速度,还能享受超慢跑带来的健康益处。坚持下去,你会逐渐看到体能和心情的积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