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档观察|《封神第二部》:神话史诗的进阶还是高开低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档观察|《封神第二部》:神话史诗的进阶还是高开低走?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30013108445249542

春节档上映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取得了8亿元的票房成绩,但豆瓣评分却从开分的6.5分下降至6.3分,引发观众热议。作为"封神"三部曲的承上启下之作,该片在文化表达、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封神第二部》在文化表达上延续了第一部的历史/神话重构策略,同时在神话母题的现代性转译上进行了进一步深化。这种转译表达首先表现在对"英雄观的重塑"上。《封神》故事自古以来承载着中国神话体系中的"天命"观念,强调天道循环、兴亡更替的历史逻辑。然而,在《封神2》中,这一"宿命论"式的叙事逻辑被重新解构,影片更加强调个体选择的重要性。传统的"封神故事"中的英雄成长往往受到"天命"逻辑的主导,然而本片对"天命"概念进行了更现代化的阐释。

在《封神第二部》中,姬发作为核心人物,他的成长并非单纯依靠神的指引,而是在自我怀疑与现实困境中不断成长,其成长路径更符合现代叙事中常见的"英雄弧光"模式——从被动接受命运到主动承担责任。这种转变使得"封神"的过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神权交接,而是建立在自我觉醒与现实困境博弈之上的成长叙事。这种自我塑造的英雄模式,更符合当代观众对人物弧光的期待,也让"封神"故事具有更强的当代性。

其次,封神2中的当代表达还体现在对"女性角色的重塑"上。同《封神第一部》一样,妲己不再是传统封神文本中的"红颜祸水",以女性美貌与妖性来解释殷商的衰败。而是打破了"女性=罪恶根源"的传统叙事,将妲己塑造成一个更具主观能动性的角色。在《封神第二部》中,妲己的形象更趋向复杂,她不仅是迷惑殷寿的妖狐,更是具有自主意识和目的的"政治合谋者"。妲己的行为并非单纯出于狐妖的本能,而是基于自身的生存策略和情感需求。这一改编策略不仅让妲己形象更加丰满,也使其叙事具备了更强的现代性。

在全球电影市场的语境下,《封神》系列不仅仅是一部面向国内观众的神话史诗,同时也承载着中国神话体系向世界传播的文化使命。《封神第二部》的制作模式借鉴了好莱坞的工业化流程,但在故事内核、人物塑造和美学表达上,则尽力保持其东方叙事特质。这种模式的探索,反映了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一种文化策略,即如何在借鉴主流电影工业经验的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

封神2的改编策略为中国神话电影的当代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发展路径。然而,这种现代化重塑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避免过度迎合现代市场逻辑导致的文化"去本土化";如何在奇幻与历史之间找到更精准的平衡,使叙事既具有神话韵味,又能符合观众的逻辑期待。对于《封神》系列而言,这种文化再造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未来的发展值得进一步观察。

封神第二部相比第一部的口碑逆袭,其票房未达到预期,并且也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叙事困境。在剧情上,封神2承接第一部的剧情,讲述西岐如何在姜子牙的领导下抵抗殷商,并逐步壮大的过程。然而,不同于第一部的紧凑叙事和家国矛盾的铺陈,第二部在叙事节奏上出现了明显的失衡。影片前半部分在铺陈政治谋略与战局态势上花费了大量篇幅,但缺乏有效的戏剧冲突,导致部分观众认为"节奏拖沓"。

尤其是姬发的成长线,本应是本作的重要支柱,但由于叙事结构上的分散处理,导致他从王子到领袖的转变缺乏足够的铺垫,人物动机显得略微薄弱。此外,部分角色的戏份安排显得冗长,使得影片在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长里未能保持足够的紧张感。

相较于第一部较为舞台化的战斗场景,《封神第二部》在战争戏的调度上更趋近于真实战争片的处理方式。从兵器使用、军阵排布,到战争推进的节奏控制,影片的战斗场面展现出了较高的战术合理性和历史考据意识。这种写实风格的加入,使得神话战争不再仅仅是视觉奇观,而是具有了一种更加沉重、血腥、真实的战争质感,从而增强了影片的历史厚重感和情感冲击力。同时,封神2的视觉风格同样延续第一部的奇幻美学,如在阐释姜子牙的法术、雷震子的形象,以及封神榜力量的运用时,均展现了对中国传统神话体系的现代视觉呈现。这种视觉设计不仅借鉴了好莱坞史诗奇幻电影中的神话构建方式,同时也结合了中国古典美学,呈现出独特的"东方神话工业化"影像体系。

然而,与第一部相比,封神2在视觉层面的惊艳度有所下降,部分观众甚至认为战斗场面的特效"不够流畅",尤其是某些大规模战争场景的CG呈现,细节处理稍显粗糙,影响了沉浸感。此外,影片在战场调度上虽然有一定的史诗氛围,但部分战斗场面缺乏足够的战术层次和视觉冲击力,导致其叙事作用弱化,观众难以对战争的进程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这种视觉上的"标准化"使得本片虽仍具备工业水准,但在突破性和创新性上相较前作显得略有不足。

《封神第二部》作为整个三部曲的中间篇章,在承上启下的同时,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叙事节奏失衡、角色塑造不够深入、视觉突破不足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使得本片的市场反馈不及第一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封神》系列的前景黯淡。乌尔善导演的封神三部曲仍然是国产神话史诗电影的重要尝试,影片在工业化水准、文化符号重塑等方面仍然具有相当的价值。对于即将到来的《封神第三部》,如何在剧情、角色、视觉等方面进行优化,将决定这一系列最终能否真正封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