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IDF推出1-h PG新标准,血糖检查迎来革命性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7: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IDF推出1-h PG新标准,血糖检查迎来革命性突破

近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小时血糖(1-h PG)作为中度高血糖(IH)和2型糖尿病(T2D)的重要诊断依据。这一突破性进展有望彻底改变现有的血糖检测方法,实现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01

什么是1小时血糖(1-h PG)?

1-h PG是指在进行75g OGTT时,受试者服用葡萄糖水后1小时的血糖水平。这一指标在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根据IDF最新发布的立场声明,建议采用以下诊断标准:

  • 中度高血糖(IH):1-h PG ≥155 mg/dL(8.6 mmol/L)
  • 2型糖尿病(T2D):1-h PG ≥209 mg/dL(11.6 mmol/L)
02

为什么需要新的诊断标准?

当前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OGTT 2小时血糖(2-h PG),在识别糖尿病发展早期阶段的个体时存在局限性。研究显示,这些指标可能无法及时捕捉到那些血糖水平已经升高但尚未达到既定诊断阈值的人群,导致诊断延迟和干预机会的错失。

此外,不同机构推荐的诊断标准并不统一。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的诊断标准上存在差异。这种不一致性给临床实践带来了困扰。

03

1-h PG的优势

大量流行病学数据证实,1-h PG在预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更早识别风险人群:通过设定155 mg/dL(8.6 mmol/L)为IH的诊断标准和209 mg/dL(11.6 mmol/L)为T2D的诊断标准,1-h PG能够在现有血糖阈值之前更早地识别出风险人群。
  • 预测多种疾病风险:1-h PG≥155 mg/dL(8.6 mmol/L)与T2D、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囊性纤维化相关糖尿病、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以及过早死亡的风险显著相关。
  • 敏感性更高:研究显示,1-h PG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空腹血糖(FPG)、HbA1c和2-h PG,在预测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方面具有更高的价值。
04

专家观点

专家小组组长Michael Bergman教授指出:“许多糖尿病患者无法通过HbA1c或FPG被诊断出。然而,通过进行OGTT,这些患者被早期发现的可能性显著提高。目前,我们已经确认1-h PG是一种更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能够用于更早地识别出这些高风险个体。”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主席Akhtar Hussain教授也强调:“最新评估显示,全球范围内有高达8.5亿的成年人正受到IH问题的困扰。早期发现并干预对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进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避免糖尿病相关严重甚至致命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05

临床应用前景

尽管实施1-h PG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其在筛查高风险人群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在临床实践中,建议:

  • 高风险人群(如超重/肥胖、年龄≥35岁、有妊娠糖尿病史等)应定期进行1-h PG检测。
  • 在标准的葡萄糖耐量试验过程中,除了关注空腹血糖与2小时血糖,也要重视1小时血糖的监测。
  • 对于1-h PG升高的个体,应及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转诊至糖尿病预防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一新标准主要是一种学术建议,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证据的积累,1-h PG有望成为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的重要工具,为全球糖尿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