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预警:如何自检气短?
心脏疾病预警:如何自检气短?
前天从急诊转上来一个看起来完全正常的年轻小伙。查看他的急诊病史资料,详细追问其发病经过和个人既往健康情况。原来这位28岁的小A是前天夜里凌晨1:30入睡后突感胸闷,喘不上气(气短),出了一身的冷汗(发汗),心脏跳得特别快且不规律(心悸),胸口感觉被大石头压住(压迫感),又像被网兜束缚住(紧缩感),准备从床上坐起来时,头也感觉天旋地转(头晕)。随后他勉强拨通了120,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急诊。
其自述在救护车上吸了氧,躺了一路,到急诊的时候已经自我感觉良好了。入院后又拉了心电图,观察了一夜,上述症状也再没发生过了。小A自己也比较担心,后来就想转入心内科进一步排查。询问病史时,已知小A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疾病,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否认烟酒等嗜好,父母都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不考虑家族遗传病史。
一系列检验(三大常规、生化、甲状腺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心肌标志物等);一整套检查(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二维超声心动图等);以上检验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后究其原因,原来作为公司技术骨干的小A,其团队承接了公司一个大项目。近期因方案被驳回,自身压力山大,不断赶工作进度,导致经常熬夜加班,饮食极度不规律,最长一次连轴转48个小时。
由此看来,小A这次症状并非是一个心脏器质性病变,而是一种心血管症状与自主神经兴奋表现共同出现的神经症,即心脏神经官能症。
这个案例说明,气短等症状并不一定都是心脏器质性病变,也可能与精神压力和生活方式有关。但气短确实是心脏病的重要预警信号之一,不容忽视。心脏病是指影响心脏的一系列状况,包括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不规则心跳(心律不齐)、心脏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和心脏瓣膜病等。其中,冠状动脉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状况,会累及向心肌供血的主要血管。心脏动脉中的胆固醇沉积(斑块)通常是导致冠状动脉疾病的原因。此类斑块堆积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减少流向心脏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流量,这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胸部疼痛(心绞痛)或卒中。
冠状动脉疾病的症状可能因性别而异。例如,男性更容易出现胸部疼痛。而女性更可能出现伴有胸部不适的其他症状,例如气短、恶心和极度疲劳。冠状动脉疾病的症状可能包括:胸部疼痛、胸部紧迫感、胸闷和胸部不适(心绞痛)、气短、颈部、颚、咽喉、上腹部或背部疼痛。如果腿部或手臂的血管变窄,这些身体部位会出现疼痛、麻木、无力或发冷。可能直到出现心脏病发作、心绞痛、卒中或心力衰竭,才诊断出冠状动脉疾病。请务必留意心脏症状,并与医务人员讨论令您担心的问题。心脏(心血管)疾病有时可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
那么,如何进行气短的自我检测呢?以下是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
肺活量测试:可以在家使用手机下载测试肺活量的软件进行测试。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运动耐量来判断肺活量大小。运动持续的时间越长,肺活量越大;跑步时呼吸越急促,说明肺活量越小。还可以通过吸气和呼气的深度判断肺活量的大小。吸气的深度越深,或者呼气的时间越长,说明肺活量越大。
观察呼吸频率: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次数大约在12-20次之间。如果发现自己在休息状态下呼吸频率显著高于这个范围,可能表明存在呼吸急促。
注意呼吸质量:如果在吸气过程中感觉无法完全吸满气,或者吸气时感觉呼吸受限,这可能是气短的表现。
日常活动受影响:如果在进行轻微活动或平时轻松完成的任务时感到呼吸困难,这也可能是气短的迹象。
胸腔舒适度:留意是否有胸部压迫感或紧缩感,这也是气短的重要表现。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发现有气短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心脏病专家提醒,了解这些自查方法,有助于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方法仅适用于初步判断,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如果出现持续或严重的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和专业诊断。呼吸困难可能是多种健康问题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或其他潜在的健康状况,因此及时的专业评估至关重要。